一年多前,剛從英國回到北京的時候,朋友們就趕緊指點我裝上幾個手機app,並半帶恐嚇地說,要是在北京,你手裏沒有個app,連打個車你都打不到。不到一個月,我馬上服軟了,畢竟在短短一個月裏,不但打車得用軟件叫,連下個館子、理個頭髮,都得在手機上先買個打折券才划算。後來,通過手機通信軟件為平臺的支付工具也強勢崛起,出門花的零錢越來越少了;而由於店家沒有刷卡機,為了轉錢給人家而加的店員微信,則越加越多了。
進入2015年後,依托互聯網和手機客戶端軟件的消費型態創新,又湧現了好幾波迭代升級。
前幾天,有日稿多量大,兼有薄雨,在桌前忙到中午都還得空出門。饑寒之中,首度嘗試了一家動員鄰居為你做菜、送菜的app,要了離家800米外,一家意大利先生的中國太太自己做的意大利麵。
下單約一個小時後,有人敲門,一看竟是人家主婦冒著冬雨親自把料理送上門。打開盒蓋一嘗,醬厚菇鮮,麵體筋道,佐以配贈的乾酪粉和醃黃瓜,正和我胃口。只可惜用外賣盒配送不可避免地讓面麵了一陣,但仍瑕不掩瑜。
在資本促銷補貼下,原價30元人民幣(含配送)的麵我只實花18元,不惟鄰居家廚的口味比傳統送外賣的餐廳好上一大截,還不用攤付一般餐廳裏昂貴的地租和裝潢氣氛費成本。
通過這個叫做回家吃飯的app,把私家廚房的資源和鄰居的廚藝調動共享之後,我覺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離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人均消費頻次最密、支付手段最多元、可購買服務種類最細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民電商國家,又踏踏實實邁進了一大步。
帶著好奇心,我又把這家app上登錄的許多服務提供者都看了一遍,其中有大半都是原本不上網,或是只是淺度上網而從不交易的「40後」「50後」大爺大媽,平常退休沒事、或者是來北京幫兒女帶孫子,閑來空有一身手藝無處發揮,正好被兒子女兒用這個軟件「上架」到網上,同時滿足了在北京的一大批尚未成家、父母不在身邊、無暇做飯、又不願意老吃外賣和尋常餐廳的我等─而這類人口光在北京,就至少有500萬人。
這,還只是我在北京體會到的互聯網消費滲入生活的一小部分。除了調動鄰家廚房幫你做飯之外,上門畫指甲油的、上門按摩的、上門保潔的的各類工種服務,也紛紛通過互聯網大行其道,解放了一大批原本必須長時間守在門店裏等人上門、既白耗時間,還得和出地租的店主利潤分成的專技勞動者。
此外,通過手機軟件盤活水果銷售、打通農戶到消費者的農產運銷,甚至辦一個能夠「串聯」北京各獨立/社區健身房、免去大健身房需綁定昂貴會員年費之苦的通用帳號等等,也成為在北京生活中的真實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