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沖沖規劃好行程,小孩卻打死不出門?99%家長會遇到的育兒難題,過來人告訴你「真相」

2019-01-15 15:24

? 人氣

以上台說話為例,我們鉅細靡遺地一一列下上台前該有的準備工作,從找資料、分段寫稿、分段背稿、整篇順稿默背、加上簡單動作、走位,每一個小步驟搭配時間做成表格,把小小的「目標」視覺化,孩子知道怎麼努力,就能把注意力放在完成每件事情上,而不只是憑空想像徒增恐懼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安排進度表時一定要拉長準備期,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有「檢查點」,以防進度落後造成另一種挫敗焦慮。年紀小的孩子還無法自行拆解各項任務,非常需要大人一起討論引導,正如前面所言,一旦進入任務執行,更能發揮內向孩子自律、重承諾的特質,讓他們從中再次肯定自己的本質。

多練習模擬情境,讓孩子有主宰權

藉由這樣拆解任務的具體方法,原本就喜歡思考、內省的內向孩子,在身心發展逐漸成熟後,就能漸漸學會「如何拆解任務」。妹妹上台說書成功之後,下一個面臨的挑戰是騎兩輪腳踏車,她依照上次成功經驗,開始思考從「不會」到「會」,一路上需經歷的步驟或過程,對照日曆自己試著排出時間表,再交給媽媽檢查有沒有遺漏之處。

用排好的時間表找出學習節奏,是另一種摸索自己的珍貴過程。有些挑戰未必是一個人單獨完成的任務,可能必須與群體合作,或深入不同的場地、情境;因此,當教練的大人記得時間表內最好能包括場勘及情境模擬練習,提供愈具體的資訊和細節給孩子愈好,這些原本專家建議的減敏感法,運用在內向孩子身上,會讓他們感受到更多支持、信任,並能建立起安全感。

最有趣的是,當妹妹學會怎麼做自己的教練之後,還會發展出專屬自己的金句來自我提醒;這句「想的時候比做的時候更害怕」就送給所有內向孩子,一起加油吧!

作者簡介|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一個外向媽媽,自從有了一個內向小孩,才深深感受自己值得被愛,開始明白自己也能付出無條件的愛。曾任職於奧美公關、三立電視及美商3M台灣子公司,扮演行銷公關、媒體企劃與企業溝通之角色;喜歡說話,勝於寫字;喜歡冒險,多過安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愛,我的內向小孩:若我們為內向孩子擔憂煩惱,那是因為我們不懂如何去愛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