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內向孩子的父母,你一定也有過以下的尷尬時刻:
• 興匆匆計畫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卻在出門前一刻改變主意。
• 本來安排好的行程只要稍有改變,孩子就開始問東問西、焦躁不安。
• 說好嘗試某項活動,到了現場卻打死不上,吵著要馬上回家。
• 整個團體一起進行某項活動,孩子卻只願意站在一旁當個「局外人」。
這些尷尬時刻十之八九伴隨著親子衝突,家長蒙受金錢損失不說,還得承受現場其他人的眼光與壓力,即使願意一肩擔起,仍然敵不過內心的憂心和煩惱:這個孩子這麼膽小,什麼事都不願意嘗試,以後該怎麼辦?
謹慎、小心是內向孩子天生自建的生存方程式,想要求他們改變無異是緣木求魚、徒勞無功,然而「個性不能改變、能力可以培養」,關鍵不在於讓孩子脫胎換骨變一個人,而是讓孩子認定自己擁有能力做到那些事情。
換個策略,生活上內向孩子「較為自律」「自省反思」的特質,剛剛好就能幫自己一個大忙!
記得妹妹念低年級時,老師希望同學能多參加比賽,每個人都要在「小小說書人」和「英語多元競試」擇一,當聯絡簿夾著報名表發回來時,我的心裡倒抽一口氣,填報名表簡單,但真的要參加嗎?參加之後可是一條漫漫長路啊!
畢竟隔天就得提繳報名表,內向孩子「不想跟人家不一樣」「不願引起老師關注」的特質,全然超越面對上台的害怕,於是這麼誤打誤撞決定報名。好一段時間,我們只能陪著她,硬著頭皮一起著手開始準備說書比賽。
現在升上高年級的她,經過多次經驗累積,已經能克服恐懼、上台主持、能夠和整個團隊,一起在幾百人面前完成簡報,回首來時路,連她自己都覺得不可置信。經歷過這段自我訓練的過程,加上擁有成功經驗,妹妹整個人變得自信許多,也開始願意更多元化地嘗試新事物。
這位內向孩子並沒有改變她的本質,她仍然不喜歡上台、不願意成為焦點、不喜歡公開發表意見,她肯定自己的感受:不喜歡,但同時她也明白,「她可以」的能力。
不是「不能」,是「還不能」!這是當時貼在妹妹床頭上的金句,如何從「還不能」這端跨到「我能」那頭,就是我們要一起努力的目標。
目標具體化,逐步拆解壓力
內向孩子有重視承諾的一面,既不希望自己食言,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再加上容易負面思考、盡往壞處想,可以想像他們心中巨大的壓力。
願意接受壓力不代表有「抗壓性」,過大壓力對身心發展無益,但適當壓力卻能轉換為成長動力,這中間的差異便是懂得將壓力拆解成具體任務,透過逐步達成階段性目標降低壓力帶來的焦慮,進而完成最後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