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棟房子要多少錢?據德國計算的房屋「生命成本」,養一棟房子只有20%是建造成本,其他主要的80%都是使用水電的生活成本,因此德國人寧願在蓋房子時多花點錢做好節能設計,也不要之後月月被水電帳單追殺、支付驚人能源費用。
德國人的住宅從門口到屋頂都充滿巧思,例如在設計時讓房屋門面朝東,東西兩面全玻璃透光設計,讓房子接收滿滿陽光,並在樓頂與南面牆壁覆上太陽能板,如此一來便可把住家打造為小型發電站,不只能滿足平日生活用電需求,多餘電力還可以賣給電網。在門前也可以設置電動車無線充電的停車位,用房屋產生的電力自給自足,節約能源的同時也可以減少碳排放。建造房屋時也會選用可回收的建材與家具,從裡到外都是綠能概念。
不只在蓋房子的時候要做節能設計,日常生活多注意一些小細節,也能省下驚人電費。例如暖氣,德國人會把修剪樹木以後的廢樹枝、廢棄家具的布料等全部送進資源回收廠,攪碎作為暖氣燃料,就不必開電暖氣了。在台灣有插電的「除霧鏡」來消除洗澡時浴室鏡子上的水氣,但德國人會直接用橡皮刮刀刮乾淨,省掉這筆電費;德國人會用熱水擦地,一方面能有效去除髒污,一方面擦完以後水份也會快速蒸發,避免擦完地以後還要開除濕機;台灣人習慣在牆上裝大燈一次照亮整間房間,但德國人會採用閱讀燈這種局部照明,不只省電,也能讓居家氛圍變得更浪漫、舒適。
政府也鼓勵節電!省電換現金,平均每年賺超過2000元
節電不太可能只靠民眾自發努力,各界也需思考鼓勵方案,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省電換現金。法蘭克福能源局與麥諾瓦有限公司(Mainova AG)免費提供電力測量儀,讓民眾量量自己用了多少電,如果可在一年內節約10%用電便能換得20歐元現金獎勵,每多省一度電可以再得到0.1歐元,政策推行以來效果極佳,法蘭克福居民平均獲得65歐元獎勵,換成台幣超過2000元。此外,從1970年代開始,德國國營銀行就提供優惠貸款讓民眾加強住宅的隔熱設備,也有相關建築法強制新建築必須符合節能標準。
雖然德國也面臨許多挑戰,例如民生電價飛漲、電網建設不足等問題,但在全國上下從政府、企業到家庭都有節電共識,讓節電成效斐然。以企業來說,雖然企業提升能源效率時必須額外付出一筆成本,但德國企業也發現,這成本其實在5年之內就能回收,對長期獲利也大有幫助,因此他們願意進行這些長遠的投資,政府也會以財產補貼來引導企業進行節能相關研究。
德國能,台灣也能嗎?
德國從政府到民間都齊心節電,也帶來極佳成效,那台灣呢?其實台灣也已推行節能運動多年,企業和民眾從最初「節電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的憂慮,慢慢進步到主動參與節能活動,例如能源局資料即顯示,從2006年推動企業自願性節能開始,已有16895個營業據點投入活動,至2014年累計節電15.5億度,減少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於2080座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可吸附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