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最早的舊香居就是在國際學舍旁邊的那些平房雜院外圍,舊香居旁還有兩個舊書店,後來都搬到了公館汀洲路一帶。
房:我國中時東區就慢慢成型,包括明曜和統領百貨,我記得ATT服飾的電視牆,可以說是臺北東區90年代的象徵。從國中開始,我就已經不是一個典型的文藝青年。國小還在讀琦君的散文,但國中時龍應台已經出了野火集,立法委員像朱高正等在立法院打架,老師都會說他們是壞人。90年代的臺北也是一個非常浮躁的時代,以前的文學作品已經不太能滿足我,急於逃脫一種窒息的氣氛,就開始大量的看電影和聽音樂,雖然跟舒哥差了一、二十年,但是心境是相似的。
西洋音樂那時已經到了重金屬搖滾年代,會聽樂團槍與玫瑰,記得國中有次戴隨身聽還被導師罵。對我來說,國高中是個遠離文學和風花雪月的年代。我這個世代的文青通常高中會參加校刊社,是作文比賽常勝軍;但我很討厭國文課,覺得修辭解釋很無聊,就不會往那個方向,大學也不會去參加文藝營。
像舒哥那一代受武俠小說的影響,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了。你提到上一代父母是戰後遷徙來臺,處於很複雜的心情,大部分忙於生計,不太有時間管小孩,是一種放養的狀態。其實比起文藝少年,你比較像是武藝少年,打球、國術、郊遊,戶外活動很多。
但在我這一代臺灣經濟起飛,大家買房子定下來,父母開始很在意小孩功課,所以家裡不能夠有課外書。要看武俠小說,只能去租書店看,但又太厚,如果帶回家看,一定會被母親整本撕掉,所以我回想這一代很奇怪的在武俠小說是整個落空;但小我一些的七、八年級,跟武俠小說又因線上遊戲連上,但已經不一樣了。因為傳統的東西沒了,找得到的文學創作又已不能滿足,所以就很自然的往電影跟音樂那邊去。
我覺得90年代是個視覺的年代,包括去小房間看MTV,當時城市的市景一定有大片的電視牆,電視上開始有MTV音樂台,是一個大量影像化影響著我們的年代,文化流行的典範轉移已從西區到了東區。記得我當時念北投復興高中,那時在蓋捷運,是臺北交通黑暗期,但還是喜歡跟同學約在東區ATT的電視牆。
問:那60、70年代流行音樂的情況是?
舒:會聽搖滾樂,因為音樂是瀰漫在空氣中的,中華商場的唱片行都把聲音開的很大,只要經過都會聽到。攝影家張照堂曾參與第一屆搖滾大餐,因為我世新的同學很喜歡搖滾樂,選了自己認為最好的曲子,放的時候為有影像效果,就找張照堂來播影片。他那時在中視新聞部,會拍點街頭的東西,像有個人收破爛,腳踏車載了很多東西很有感覺,把這些剪成片段,來配巴布狄倫的音樂,那時都叫做熱門音樂。大家會去買翻版唱片,是把美國排行榜上這些曲子湊起來,叫做學生之音,大家為了抓住時代的氣息,覺得那些音樂是跟自己靈魂合拍的。不像看藝術電影必須特別挖掘,就瀰漫在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