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擺攤,常常有人問:「爺爺,為什麼年紀這麼大,還在賣報紙?」我總是告訴他們:「很好欸,賣報紙很好玩底。」60多年了,這是工作,是事業啊,報紙天天出刊,進多少份是固定的,不能變來變去,一做就丟不掉了。
我是從推銷報紙開始幹起的。 1948年跟著部隊從上海撤退來臺;原本隸屬的99軍被整併,我領了兩個月薪水辦退伍,不靠政府,自己找工作。先去中央市場批菜來賣,後來《中國時報》的前身《徵信新聞》剛開辦(註1),需要推銷員,那時報紙四毛錢一份,等於一張公車票。我挨家挨戶問:「要不要訂報紙?」看到商店老闆更是不放過。
一開始不好推銷,我跟太太還在永和安樂街壓甘蔗汁,很多人都是一天做好幾份工。60年代的臺灣,戰後生活不容易,但大家一心追求富裕,沒別的想頭。
年輕的時候,工作不輕鬆喔,送報、賣報、推銷、代收廣告,從早到晚跟報紙有關的事情我都做。每天清晨三點出門,騎著摩托車去臺北車站拿報紙,後來報紙從兩張變三張、六張(註2)得先把各版套成一份。整理好大約四點鐘,不管是《臺灣新生報》、《青年戰士報》、《中華日報》,《中央日報》一份份送到眾人家裡頭。送完報,天也亮了,把剩下的報紙拿去東門市場賣。
可能我口才還不錯,生意一天天好起來,幾年後搬到和平東路一段的騎樓。以前和平東路沒這麼寬,中間是番薯田,賣酸菜白肉鍋的「臺電勵進餐廳」就在後頭,對面有古亭市場,旁邊有師大,公教人員上班,吃中飯,家庭主婦買菜,進進出出的人多,生意才會好。
說到印象最深刻的事可多著呢,我記得報紙從黑白變彩色的時代。 1968年,《徵信新聞》報社老董事長到美國去考察,回來把報紙改成彩色的,嘩,多漂亮,報頭也改成《中國時報》。各家紛紛都出彩色報,一字排開,大家看得眼睛亮起來,只要報紙越競爭,生意就越好,很多人自己打電話來訂,登廣告的人也多了。
尋人、徵人、租房子、身分證掉了我以前收分類廣告一天可以賺好幾千塊,說起來要賺錢還是得靠廣告,報紙沒廣告就糟糕。外快還有送晚報,《民族》、《大華》、《自立》,到後來的《中晚》、《聯晚》,在90年代第四臺出來前,很多人愛看晚報,每天早晚報得看好幾份,那時臺灣經濟真是好。
也記得1972年,日本人宣布跟臺灣斷交,一時人心惶惶,來買報紙的客人,神情都很悲哀,大家以為糟糕了。但是沒有事,臺灣還是好好地,我那時就想,凡事都得往好處想。
我一路看著報紙從四毛、五毛、八毛、一塊,越漲越多,五塊、八塊、十塊,到十五塊。2003年,香港的報紙來了,一份才五塊錢,打垮了好多報紙。雖然現在有電視和網路,但很多老主顧還是信任也習慣看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