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觀點》比台灣人更在地!品味大自然的甘甜,外國人推廣台灣高山茶!

2016-02-08 07:00

? 人氣

大自然的味道

Simon解釋大氣茶第一套收藏中忍冬烏龍的烘培製作靈感是來自於日月潭紅茶,凍頂的烘培靈感來自於鹿谷凍頂烏龍,鐵觀音則是來自木柵鐵觀音,經由控制發酵(氧氣)、烘培(火)程度、水氣(水)、種植高度(陽光)與天氣(季節),就算從同一個茶園、同一種茶樹、甚至同一株茶樹的茶葉可以製作出不同的茶。由於大氣茶的經營模式是純粹電子商務,顧客沒有機會試喝,大氣茶貼心地為對於高山茶不熟悉的朋友加上味道、香氣、回甘的描述註解,幫助顧客做聯想,想像四種茶與水果或果核味道的相似之處,如此,在網站設計上可以玩比較多創意,視覺呈現上也比較有變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Simon和Nick是在2013年經由一些喝茶同好的共同朋友認識的。Simon原先是專門寫藝術文化議題的作家,Nick會高談當時手上的建築企劃,在每次喝茶的談話過程,他們發現茶中的咖啡因與茶氨酸讓他們的討論愈發熱烈,兩個小時過去,他們仍然覺得精神集中且亢奮,對當下的意識及存在感非常強烈。於是,Simon和Nick想要讓人們把飲茶及品茶變成一種生活型態,也開啟了Kickstarter群眾募資的契機。

(圖/Dachi Tea提供)
 

全民運動──品茗生活

大氣茶與其他茶公司的區別是,他們的目標顧客鎖定擁有同一種思維觀念的人們,不限地區、不限年齡。特別是接下來發現很多產業研究報告說明,專門、非混合的高山散茶在歐美愈來愈有市場,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開始飲用高山茶成長最快的族群是24歲到35歲的男性。

部分原因是當前文化趨勢對健康愈來愈重視,例如上健身房、改變飲食習慣、對精緻美食的要求;另一個現象是他們發覺現下年輕人對未來方向的不確定及焦慮感,缺乏焦點;如果想要集中精神思考、創作或解決問題,他們會推薦喝茶而不是咖啡。

大氣茶想要把飲茶的好處與習慣、對高級茶品的要求在這個族群中推廣成一種趨勢,讓高山茶這樣特別的飲品在身體中流竄、洗滌心境,幫助想要集中精神的人靜下心、重新集氣及找回勇氣。

創業的挑戰

尋找製茶師傅的過程對這兩個外國人是一項大冒險。首先,在茶業界沒有人脈,必須從零開始,他們先用不怎麼流利的中文聯絡政府相關單位,台灣茶葉公會,然後借助衛星導航的幫忙直接開車前往坪林、苗栗、阿里山、梨山的茶園,在前往梨山的途中,還曾因為碰到一群不講普通話的原住民朋友,來自不同「星球」、從未看過對方的兩方人馬比手畫腳,發生了一些趣事。

茶的口感與風味是大氣茶選擇製茶師傅時的最高指標,價格反而是其次。再來,要找到願意上鏡拍攝紀錄短片且不介意自己頭像出現在每個茶袋上的製茶師傅,讓Dachi茶能夠把製茶師傅的背景、個性包含在整個產品故事裡。因為Simon和Nick不要讓大氣茶只是像一般的賣茶公司,單純販賣產品,而是想把產品和產地的關係重新連結,把幕後製茶人介紹給飲者,讓飲者品茶的時候能夠對那雙製茶的手和製茶人的勞力、心力也有一份感謝。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