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生活,別以為只是「言論不自由」!不能遷戶口、匯款遭限制…這些控管比你想的還嚴重

2019-01-21 17:15

? 人氣

住在中國到底哪裡「不自由」?(顏麟宇攝)

住在中國到底哪裡「不自由」?(顏麟宇攝)

近幾年許多年輕人都希望前往、或是已經在中國工作,不過當大家專注在中國生活的好處時,不知道你可曾注意過這相對而來的代價呢?在異地生活,總是有讓人感到方便與不方便之處,在中國一定也不例外,這可能是來自生活習慣的不同、歷史的差異等等,甚至是基本人權的維護與否。就讓我們從與大家的生活有直接關係的情況談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遷徙不自由

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葉高華曾說,之前很夯的「北漂」議題,事實上是在中國特有的情形,起因於中國的戶籍遷徙不自由,而台灣根本不會有此情況的存在。在社會學、地理學、人口學的探討中,也從沒有出現過「漂」的說法。

在中國北京與上海等「一線城市」裡,有許多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打工的鄉下人。這些擁有農村戶籍的人移入都市後,因為法律的限制並不能入籍當地,因而無法享受到身為市民應享有的社會福利,還可能被認定為「低端人口」,慘遭清除。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戶籍區隔,與不同戶口的資源分配有關。1950年代佔人口少數的城市居民配有生活必需品,而鄉村人士則有土地配給。但隨著時空的轉移、市場經濟逐漸在社會中運行,城市的配給已經轉為了住宅、醫療、教育、就業等等的補助。曾有報導指出,若有北京戶口的人,買房至少可省46萬(人民幣)、生孩子能省5萬、讀書則可以省8萬,考上北京大學的機率也比其他省份高出41倍(因為中國高考有名額配給)。

匯款不自由

早期兩岸開放投資的時候,許多人趁著當時中國房價低進場投資、收租。面對相對開放的市場,中國放寬了原本的規定(每人每年僅能匯出5萬美元),讓「賣屋所得、租賃房產及薪資所得」可以透過外幣匯出、不受金額上限。但要使用這樣的服務,得先有各式的證明文件,例如「境內合法人民幣收入或轉讓證明」或是「稅務證明」。光是這些文件,就可能讓很多人無法提交,因為有些人可能沒有繳稅紀錄,或是時間太久、文件沒有保存好。

再來,此項規定僅能以「外幣」匯出,也就是說如果要換回新台幣,會有兩次匯差及服務費等等的規費被扣除。雖然去年初,中國開放讓薪資可以直接以人民幣匯到台灣、省下一次的匯兌費用,但是仍需要備妥上述文件才能辦理匯兌服務。

有些人想了一些撇步,其一是直接攜帶過境。但中國規定一次只能限額2萬人民幣,被抓到攜帶超過額度則會被罰錢。試想,若你長期在中國工作,總薪水會不到2萬嗎?

許多台商或台灣籍幹部很聰明,讓家人利用中國的銀聯卡,採取境外消費、提款的方式讓薪水變相流回台灣,而且發卡銀行大多都有匯率或手續費的優惠。但這種好日子也在去年結束了:中國外匯局規定每人每年不可以領超過等值10萬的人民幣,就算卡很多也一樣,因為是認人不認卡。如果超過上限,那麼「境外提領」的功能會在當年與次年被暫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