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贏過在臺灣的所有日本人,做一個全日本的代表選手,去參加世運會!」
3年前的熱血棒球電影《KANO》,使得台灣在日治時期的體育發展史在塵封數十年之後重新受到討論。現在大家知道了,在1931年,嘉義農林棒球隊在日本中學生棒球界的最高殿堂,夏季甲子園大賽奪下亞軍,寫下了台灣運動史的輝煌一頁。但你也許還不知道,在隔年1932,來自台灣的田徑選手張星賢也代表日本隊站上世界舞台,參加洛杉磯奧運,但這個故事卻充滿曲折與滄桑……
來自台灣的小子,打破日本全國紀錄
1909年在台中出生長大的張星賢,從國小就被發掘過人的運動天賦,參加田徑比賽屢獲佳績,後來就讀台中州立台中商業學校(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就曾經代表台中州參加全台灣運動比賽,並在三級跳遠項目奪金,獲取遠征東京參加全國比賽的資格。而爾後也在台中仕紳楊肇嘉的資助下進入名校早稻田大學商學系,並繼續參加體育活動,在就學期間打破了日本400公尺跨欄的紀錄,還取得了奧運的代表資格。分別在1932洛杉磯奧運與1936柏林奧運代表日本出賽。
我是台灣人,卻代表滿洲隊與台灣競賽…
「我是在臺灣出生長大,但卻隸屬滿洲隊,以對抗臺灣與朝鮮,因此心裡感覺到彆扭也很感慨。」
大學畢業後,張星賢到滿洲尋求發展,在南滿鐵道任職期間,除了第二度代表參加奧運外,也做了非常多的運動推廣,為滿鐵主辦了各式各樣的運動競賽。同時也代表滿鐵四處征戰,在比賽中還曾經代表滿洲與台灣選手對抗,在那個充滿劇變的時代下,面對這樣的矛盾與錯亂,似乎也只能無奈苦笑。
因曾代表日本比奧運,無法成為「中華隊」
殊不知,更無奈的還在後頭。在戰後,張星賢的身分再度面臨改變,此時以選手來說已經是38歲「高齡」的他,代表台灣省到上海參加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並得到優異成績。但他最期盼的,還是再次站上奧運的舞台。
1964年東京奧運的時候,年過半百的張星賢原本想要以中華民國田徑教練的身分再次參加,但也許因曾經代表日本隊參加奧運,與在滿洲國服務的原罪,即使他有再豐富的比賽經驗與獎牌,也無法為中華民國代表隊效力。
雖然無法站上比賽前線,但張星賢仍是不遺餘力地為田徑貢獻,提拔非常多後起之秀,在奧運中奪下十項全能銀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打破女子100米短跑世界紀錄的「飛躍羚羊」紀政都曾經受他指導。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就在奧運再度來臨的2016年,由張星賢人生中的重要文物配合自傳,展出這位台灣史上第一位站上奧運舞台的運動家。
在戰前戰後的紛亂時局下,也曾有一群台灣人,在戰時被日本徵調去打仗,在戰後卻被「祖國」當成戰犯,在白色恐怖中坐了黑牢或是失蹤。而張星賢的一生遭遇也是如此,可說是當時台灣人的縮影。
曾代表日本、滿洲、台灣省、中華民國的他,在不同身份認同的糾結下,使這條熱愛運動的靈魂,無法盡情在賽場奔馳。每當有國際體育賽事出現爭議的時候,總有人說「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但從張星賢的的身上來看,似乎不是如此?
責任編輯/謝孟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