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全家比較不同的是,7-ELEVEN不只是開設一加一(超商加複合產品)店型,甚至還在高雄開設融合運動、烤雞、麵包的三合一店型。甚至去年年底還擴大規模,在台大公館商圈推出7大業種整合在單一門市的「Big7」,是目前業界複合種類最多的店型。業者表示,周邊因為有outlet、電影院、台大校園、自來水公園等,位於交通樞紐帶,無論是白天或是夜晚,都有不同的客群進店消費,才會選擇這個地點設店。根據業者說法,「Big7」在開幕的第一個月,業績就比去年同期成長約兩成,假日業績較平日成長超過3成,來客數最高一天甚至突破2,000人。
反觀全家目前最多就只有一加一的複合店店型,未來是否有可能推出多元店型整合的「Big Family」呢?副總經理吳勝福表示,全家一直都有在研究新的店型,如果消費者有需求、門市坪數也足夠,未來不排除推出多元復合的超大店型。
擺脫實驗性質,超商靠結盟找突破口
超商業者私下透露,過去幾年開設複合店型仍是「實驗性質」居多,但近來在業績表現上看到顯著成長,已經成為現在超商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複合店現象背後最根本原因,在於超商市場飽和、展店不易,複合店可以在不展店的情況下,直接提升單店業績,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無論消費者今天是因為超商,或是複合服務進到店中,都盡可能讓客人多停留、多消費,拉抬彼此的業績,替兩個(多個)品牌創造互導客效益。
就像是近期開幕的微風南山,業者將餐飲比例拉高到45%,許多同業並不看好,但微風董事長廖鎮漢認為,消費者可能因為吃飯進到微風,吃完後順便逛街消費。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期盼顧客在使用附加服務、餐廳消費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帶動本業的銷售。
複合店的型態,也比起無人超商更貼近現實情況,且能夠大量複製。不過當超商的服務變得更加複雜多元,也讓人擔心是否可能面臨店員缺工的情況,全家認為,近年許多的產品開發,目的都是要幫助第一線同仁「省力」。
例如透過更完善的後台系統去檢查過期商品等等,未來也可能在咖啡機中安裝感測器讓機器聯網,「系統可以在咖啡機快壞掉前,通知維修人員到場更換零件。」還有現在力推的會員App、多元支付等等。透過科技的幫助,可以讓超商在既有的人力下,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員工負擔,也能提升顧客滿意度。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上,誰都不想輸。
文/高敬原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標題:把洗衣機、咖啡廳搬進門市,超商複合店熱潮背後的真相)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