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從同事口中得知,所有令瑞典資方聞之喪膽的全國大大小小各類工會當中,最為強勢的是斯德哥爾摩的垃圾清潔員工會。越是基層的勞工越容易成為弱勢;而清潔員通常更容易成為弱勢中的弱勢,這種取代性高的工作經常無可避免地成了勞工的弱點,但若所有的清潔隊員團結起來罷工,就足以癱瘓整個首都,這就是工會的力量。
瑞典政府通常不介入勞資兩方,但勞資兩方都有非常強勁的代表工會,像歐洲大部分國家一樣,勞工的工會絕大多數並非公司自己員工成立的,而是具有代表性且遍佈全國的組織,譬如清潔員有清潔工會、研究員有自己的工會、醫療人員有自己的工會。
我一開始工作便被身邊的人督促要盡快加入工會,因為真的會很有保障。會費是根據你的稅前薪資而調整,大概一個月將近八百臺幣,若再加上每月幾百塊臺幣的失業保險,不幸失去工作後每月還能拿到原薪資八成的補貼好幾個月,讓你不至於有一餐沒一餐。除此之外,若你和雇主之間有糾紛,工會可以介入;甚至連要加薪或減工時,工會都能協助。
但勞工的權益並非理所當然,在媒體及網路上經常看到許多稱讚北歐生活與福利的文章報導,卻都只片面地描述最好的地方,譬如瑞典政府規定勞工最少一年要有25天假啦(像我是半責任制,所以公司給我30天假),還有全球最好的育嬰假;或是法定工時一週40小時(主要為辦公室工作,不含軍警消、航空業、醫護人員及其他特別行業,他們有合理的其他計算方式)等等啊,卻很少去思考這些福利權益背後的引申意含。
歐洲罷工背後意含 台灣人視而不見
而每當歐洲的罷工新聞又再次被強力放送時,聽到的往往是「歐洲人每天都在下午茶不工作」、「歐美的教育就是個人主義,所以大家都很自私」。照這個方式思考的話,你們還沒看到的,是瑞典的慢速急診、在你下班前就結束的客服專線、週末吃晚飯前想去逛一下街卻都要打烊的店面、和真的只負責結帳(偶爾幫你把熱狗拿去加熱一下)的便利超商店員。
不合理嗎?將心比心。
其實相較於其他歐盟國家,瑞典的罷工次數已經算是很少了,除了長期社會主義薰陶和沿襲了傳統維京人同舟共濟的精神,造就瑞典人普遍平等博愛的個性外,瑞典強大的工會往往在罷工的最後手段前,就能和資方協商成功。工會之所以強大是來自於廣大會員人數和會員的支持,瑞典勞工加入工會的比例有七成,我本人是還尚未使用過工會的失業救助金,但幾年前欲與前公司解除合約,不確定該怎麼計算最後上工日,一通電話給工會,他們有在瑞典罕見的高效率,很快地找了相關規定給我,好讓我能先準備好不被僱主吃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