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多數社會大眾的角度,施暴者宛如不可原諒的萬惡之人,根本無法以一般人的心態來看待他們,更隨著媒體的報導與助瀾,讓他們在一夕之間成為了過街老鼠。
在進行這一系列的報導中,透過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等對談後,編輯發現施暴者的暴力頃向往往不是一是一天造成的。個人特質、家庭因素、成長背景、當下環境影響,都有可能讓施暴者失控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以客觀的立場來看,在一段關係裡,從關愛變質到以暴力來解決問題,絕對不是一時半刻就發生的事,而施暴者的性格會如此暴戾,亦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
社會價值觀是隱藏性的兇手
當暴力事件發生時,不論是當事人還是社會輿論一定都會率先將矛頭指向施暴者的兇殘行為,但萬芳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吳佳慶指出,其實從某些方面來看,部分施暴者的內心是很脆弱的,只是基於種種因素,這個社會並不允許他們表現出脆弱的自我,只好用暴力來武裝。
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可以追溯到整個亞洲的社會結構,普遍大眾對於男女不同的期待所導致,相較於女性的柔弱,男性一直被灌輸著「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觀念,從來沒有人鼓勵他們去正視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且許多人認為「暴力是情緒宣洩的管道」,偶爾發發脾氣也沒關係。
而從微觀的方向來探討的話,也會發現施暴者之所以以男性居多,根據新北市政府家防中心的數據,男女受暴的比例為 1.5:8.5,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男性正確處理壓力的方式,家人以及伴侶間也經常因為疏於溝通而忽視了情緒與感受的表達。例如家庭間突然出現經濟困頓的狀況時,身為一家之主的先生多半會覺得,即便告訴太太也無法幫上忙,且有損自己男性氣魄的顏面,多選擇自行處理。談起溝通,吳佳慶醫師說,在臨床上的經驗發現,傳統台灣伴侶的溝通有時候很兩極,過於直接或不肯溝通,這兩者情況在長時間的累積下,會使問題越來越大,某種程度也會演變為將暴力行為視為一種「逃避壓力」的溝通方式。
施暴者的共同特點:自卑卻想保有主導權
然而這些施暴者會產生這些行為,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根據臨床上眾多案例的施暴者性格,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將其分為以下四大特徵。
一、控制欲極強
通常,施暴者容易將受暴者當成自己的所有物,進而想要控制或是占有,因此渴求對方能「照著自己期望的愛或方式」,強行要求他人來配合。當施暴者越想要控制局面,但期待卻不被滿足、事與願違時,很容易就會伴隨情緒失控,進而爆發精神、言語或肢體上的暴力衝突。
二、主觀意識較強
施暴者常常較以自我為中心,無法將心比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設想,缺乏應該要有的「感同身受」以及「同理心」。最常見的像高知識份子的家庭暴力,往往因為施暴者教育程度及成就較高,容易產生「自以為是」的心態、看不起受暴者;或是對孩子寄予厚望,有著過份的期待,太心急就很容易用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