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緒處理不當
「台灣有 9 成的施暴者都屬於衝動型的。」這種類型的人往往思考的成熟度較低,面對自己躁動的情緒,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因此明知暴力無法解決問題,但每每在情緒上來的時候仍會無法控制地使用暴力來解決,雖然事後多半會後悔,但在還沒找到正確的抒發管道之前,也難保下一次不再發生。
四、家庭因素影響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施暴者從小的成長環境,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也許是因為施暴者本身長期處在一個不安全感的地方,使得他變得極度沒有自信,導致特別渴望被重視、被需要與被愛,甚至小時候就在暴力的環境中長大。暴力是可以被學習的過程,因此當施暴者感覺到自我的權力或地位被挑戰甚至威脅時,就會回溯以往的受挫記憶,同樣選擇使用暴力要求受暴者屈服。
許正典醫師表示,以施暴者的心理層面做進一步的探討,發現他們除了想滿足對受暴者的控制欲望外,也會極力想掩蓋自己「無法解決問題的丟臉」,面對自己的自卑、沒自信,就會選擇以「拳頭」來抒發,當作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正如上述觀點所形容:「暴力不能解決妳的問題,但暴力可以解決妳。」
用酒精抒發自我的脆弱
人們總習慣用酒精來麻痺壓力、借酒澆愁,將「喝酒」做為心靈的釋放。根據研究統計,台灣社會暴力行為案例,常常與酒精合併在一起,「部分的施暴者有酒精成癮問題,大多施暴者並沒有如幻聽或妄想表現之精神疾病,卻往往在施暴當時合併使用酒精」,吳佳慶醫師感概地說。「酒精的確能使人放鬆,卻也容易使情緒控管失靈」,以施暴者的心態來說,可能剛開始只想嚇嚇對方,但因為酒精的推波助瀾,往往讓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再者,絕大部分的施暴者都是「臨時起意」,很少有蓄意傷害受暴者的案例。通常,他們一開始都只是想要溝通,卻找不到適當的管道,當情緒失控後就會演變為暴力。打個比方來說,在親密關係上的暴力,常見於想要解除關係或是最後談判的場面,在攤牌、討論的時候,施暴者多少會抱有希望,期待被挽留被重視,但只要和想像中的有出入、期待落空,暴力就發生了。
關於施暴者的情緒,吳佳慶醫師比喻,人的心情就像一個桶子,承受各種喜怒哀樂,當壞情緒來襲時,就像不停地在為桶子裡注入流水,如果不趕緊關掉水龍頭,水就會從桶子中溢出,波及到其他的地方。就如同開頭所說的:「暴力行為的產生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與其群情激憤,或許身為旁觀者的我們,可以站在更客觀的角度思考,在憾事發生之前,先伸手幫幫這些脆弱又無處宣洩的「潛在」施暴者淨空水桶。
文/Flora Lin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女子學(原標題:【家暴迷云】我們都看不見:隱藏在暴力與兇猛情緒的背後,施暴者其實有一顆早已破碎的心)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