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衛生局6日召開記者會,針對推廣民眾對於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ACP)」,讓民眾選擇在生命末期時不接受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世界安寧日即將到來,衛生局技正黃翠咪指出,發現29歲以下年輕人重視身體自主權,簽署意願書的人數自100年以前至今已增加11.8倍,30至39歲的簽署數也增加了3.7倍。
黃翠咪指出,衛生局另透過網路及街頭調查民眾的想法,發現最多民眾選擇簽署的理由為「我要讓家人知道我疾病末期意願,以免讓家人陷入選擇困難」(24.3%),其次為「安寧緩和醫療,讓人尊嚴的死亡,圓滿人生最後一程」(21.8%)。
黃翠咪指出,衛生局另透過網路及街頭調查民眾的想法,發現最多民眾選擇簽署的理由為「我要讓家人知道我疾病末期意願,以免讓家人陷入選擇困難」(24.3%)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共調查531 人對於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ACP)」的想法,調查結果發現29歲以下的年輕人重視自我身體自主權,害怕只能靠機器活著,所以對簽署ACP的接受度高,認為可以把醫療資源給更多需要的人;30至59歲的青壯年,大多會受到身邊親友離開的生命事件影響,思考如何先預立醫療決擇意願,避免兒女煩惱,簽署的原因大多是不希望家人陷入選擇困難;60歲以上的長者則將死亡視為生命正常的過程,希望能尊嚴的死亡圓滿人生。衛生局說明,透過調查發現,每個年齡對如何走完生命旅程都有不同的期望,如果能以同理心的角度開啟生命話題及溝通,更可讓彼此生命更加圓滿。
臺北榮民醫院桃園分院安寧病房主任杜俊毅也以自己的家庭分析指出,目前不論年輕人或是老人都已能接受安寧照護的想法,和以往差別很大,之前曾陪伴一位80幾歲長年受洗腎及慢性病所苦奶奶,跟家人一起討論簽署ACP,雖然兒女一開始反對,但因為媽媽有清楚說出接受安寧照顧的想法,且之後看到媽媽尊嚴、平靜的善終,轉而感謝安寧團隊的照護及付出;所以應及早談論ACP,不然病人昏迷後就無法知道其真正的想法,可能會選擇與其相違背的醫療處置。
臺北榮民醫院桃園分院安寧病房主任杜俊毅也以自己的家庭分析指出,目前不論年輕人或是老人都已能接受安寧照護的想法,和以往差別很大
衛生局蔡局長表示,近年來隨著臨終醫療議題推廣,民眾希望尊嚴走完人生旅途,但傳統社會一向避諱談死,以致在生命盡頭,想要怎麼被對待,往往不為人知,更讓家人在慌亂中不知所措、情急之下要求「救到底」,反而飽受急救程序中的插管、壓胸、電擊、造成牙齒、肋骨斷裂、皮膚焦黑等痛苦,無法尊嚴善終;藉由本次簽署票選活動,除了讓民眾在輕鬆的方式下思考簽署ACP意義外,更可作為開啟生死議題討論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