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生醫20瞄準「醫病雙贏」 打造全球智慧醫療創新基地

2019-12-11 19:12

? 人氣

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左起)、生醫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工研院前院長李鍾熙共同舉行生醫20焦點儀式。(圖/工研院提供)

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左起)、生醫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工研院前院長李鍾熙共同舉行生醫20焦點儀式。(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今(11)日舉辦「生醫20 迎向挑戰」論壇,展示生醫所在「創新發明」、「產業化成果」、「生醫聚落」、「國際鏈結」四大領域上的里程碑,與八項創新前瞻技術,如甫榮獲2019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打擊癌細胞的「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榮獲生策會國家新創獎的用於眼角膜修復的「生物可吸收性透明醫材技術」、方便可攜帶著走的「智能化手持式超音波影像系統」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生醫所挹注產業活水 未來20年以「醫病雙贏」為目標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工研院在1999年成立生醫工程中心,是台灣第一個醫材專門的研究中心,20年來,一直努力建構台灣的生技能量,並擴大研發範圍,從醫材、新藥、中草藥,到跨領域的智慧診療醫材、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細胞治療、基因定序、標靶藥物等。單位名稱也調整為生醫所,致力為生醫產業打造最佳的解決方案,加速研發商品化、協助產業法規認證甚至行銷。更在政府支持下,建構竹北生醫園區育成中心,塑造最佳的新創生技環境。

工研院前院長、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當初成立生醫所是著眼於生物科技前景看好,因此創立生醫所,希望以結合工研院的電子、半導體、材料等專長,跨入生醫新領域、研發前瞻技術。以細胞治療為例,工研院就至少提早業界十年投入;當年建立的實驗室如今已成為國內的標準實驗室。生醫所成立二十年成果豐碩,培育31位執行長、營運長、技術長及超過20家新創公司,例如上市櫃的台生材公司廖俊仁執行長等,感謝工研院為台灣生醫產業挹注新活水。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表示,面對智慧醫療與精準醫療的趨勢,展望未來20年生醫所將以「醫病雙贏」為目標,建構從預防、診斷、治療與照護的「智慧醫養」生態系,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智慧醫療的創新基地,進而引領生技、邁向全球。

林啟萬指出,感謝20年來在歷屆所長的帶領下,成功協助產業轉型升級與跨領域整合,並持續結合市場的需求進行創新研發,20年來,已為生醫所在「創新發明」、「產業化成果」、「生醫聚落」、「國際鏈結」四項領域,樹立亮眼的里程碑。

工研院研發的EPiTRI具正確的表皮組織多層分化型態、屏障功能與脂質組成,為華人世界首例仿生皮。(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研發的EPiTRI具正確的表皮組織多層分化型態、屏障功能與脂質組成,為華人世界首例仿生皮。(圖/工研院提供)

論壇中,林啟萬也以「智慧醫養、引領生技」為題發表演講,指出台灣「生技」與「科技」都相當具優勢,若能結合強大的ICT能量與豐沛的醫療人才與資源,將原本複雜、大量的資訊量,分析解讀為醫護人員、甚至一般民眾易懂的語言,將可讓醫療更有效率且更精準。

林啟萬表示,為了協助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工研院也積極攜手產官學醫,從預防醫學、個人化診斷醫療到復健照護逐步布局,提出從單點式技術提升到系統平台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已逐步落實在台灣相關醫療體系中。今年工研院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成立「數位醫療健康照護平台」,未來將導入「貼片式呼吸中止偵測器」、「貼片式超音波心血管參數感測裝置」等跨領域技術,串起患者、醫院、護理之家三大體系,讓智慧醫療真正落地,進而建構完善的「智慧醫養」生態體系。

論壇當中,包括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天亮生技副總經理林玉娟等新創成功有成的院友,也回娘家與同仁分享如何「從創新到創業」;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更到場暢談「生醫產業大聯盟大艦隊發展模式」,希望以此策略成功協助生醫產業、以結盟的力量,協助國內生醫產業晉級國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