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談到觀光,指的多是「出國觀光」;但自從2015年外國來台觀光人數首度突千萬人次大關後,一時間,朝野拼觀光、全台拚觀光,觀光議題動輒躍升主流地位。
確實如此,以台灣特殊的國際地位,爭取外國官方政府的互動難度相當高,但若能化整為零,與各個國家的國民交朋友,讓他們來台灣走走看看,回國後潛移默化地傳遞台灣的地理景觀民俗人情,積少成多,終將累積成可觀的外交軟實力。
受到兩岸關係緊繃影響,來台旅客人數最大宗的中國遊客喊卡,旅遊產業鏈受到不小的衝擊;執政黨為搶救業者,也急就章地推出各種補貼措施,反而凸顯觀光政策令出多門,缺乏一致性的思考戰略。
有鑑於此,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提出「觀光立國」政策,以舉國之力發展觀光,把台灣打造成「世界最光采多樣的觀光島」,除了讓國人感受到生活環境的美好,更要讓世界看到台灣的真善美。
觀諸韓國瑜提出的觀光政策,分為五大項,分別為:大升級、大建設、大開發、大落實、大目標。
一、大升級—設立觀光部與相關組織
目前觀光事業主管機關為交通部觀光局,但台灣觀光資源散布在多個部會、地方政府、甚至公營事業轄下,以觀光局三級單位的位階,很難統籌規劃。此外,2018年來台觀光人數已逾1,100萬人次,政策積極招攬外人來台觀光,亦鼓勵國人國內旅遊,以觀光局的規模、編制和預算,恐難長期承擔這樣的壓力。因此韓國瑜計畫未來整併觀光相關機關,修訂相關法規,統一事權,徹底落實觀光政策。
二、大建設—提升觀光基礎建設,深化觀光內涵
當務之急是提升機場、港埠的建設與服務設施。至於觀光景點,須兼顧環境與生態,將委請學者、專家及在地文史工作者,擬訂開發計畫和規模,適度建設國際級的大眾化基礎設施,摒棄大面積土木工程施作的思維,強調自然景觀或人文氛圍;由點而線而面,擴大對國內外觀光客的吸引力。結合台灣的山、海、美食與人文,打造最具競爭力的觀光產業。
三、大開發—重點行銷
針對不同的目標遊客,進行市場區隔,以差異化行銷,打中不同屬性的觀光客的心。行銷國際,與各地區知名旅遊社群與平台合作,提升台灣能見度,並協助地方政府發掘自身特色,進行城市行銷。
四、大落實—政策配套
在平等互惠原則下,簡化簽證、入境等行政程序。尤其大陸旅客商機龐大,不應漠視,不論是團客或自由行,皆須積極與對岸協商,以互利為出發點,促使對岸來客數漸次增加。另外,可以航班降落費減免等誘因,引導國際航班轉至中南部與東部機場降落,節省旅客前往當地旅遊的接駁時間。
五、大目標—發展目標
預估2028年觀光產值占全國GDP比重倍增(2018年為4.4%,全球平均10%,泰國18%,法國、西班牙等國皆逾20%)。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除了濃厚的人情味,要躋身觀光大國之林,仍需要許多配套條件;包括鬆綁僵化的相關法規、推廣客製化的自由行精緻套餐、觀光資源的永續發展規劃等。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良地理條件,為維持永續的觀光資源,要精確盤點全台珍貴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邀集專家學者擬定適當的觀光人數,限量開放,避免過量外來人士對當地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推廣觀光,除了衝來台人數,也要兼顧實質收益。正如台灣產業結構逐漸朝向少量多樣高價轉型,觀光政策的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