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無年歲 平埔族人看木棉花開就過年

2017-04-06 16:50

? 人氣

番無年歲 平埔族人看木棉花開就過年

番無年歲 平埔族人看木棉花開就過年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古早西拉雅平埔族人過年辦夜祭是依木棉花、芒果花季或雞冠刺桐花開為主,當火紅木棉或刺桐綻放時,就是族人準理要辦夜祭拜祖靈時候。文史研究者以《番社采風考》就描述說,「番無年歲,不辨四時,以刺桐花開為度。」


這陣子大家都欣賞木棉花,臺南市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總幹事楊振爚證實平埔族和木棉花有很淵源。他說,早期沒有民國幾年、沒有公元,西拉雅文化平埔族人就用木棉花開或是開的艷麗刺桐為觀測對象,有的是看芒果花開作為大概,大約知道該要過年夜祭的時候了。


有了農曆後,楊振爚說後來的平埔族人就訂農曆的三月二十八日為過年夜祭日期,換算今年夜祭過年國曆是四月二十四日。楊振爚表示,澤蘭、雞冠花、圓仔花等是阿立祖夜祭不可缺少的代表聖花。


文史研究者林奇佐指出,台南北頭洋山麓是西拉雅平埔族最早發源地,早期蕭壟北頭洋一帶都是栽種木棉花,隨著族人遷徒分散出去,將軍區、新營區、白河區等分別種有木棉花和平埔文化有關。隨著新一代有醫療保健觀念,木棉花期結束後會飄散木棉花絮,對人體支氣管不好的人有影響,因而栽種木棉花的人逐年減少。


林奇佐再從《番社采風考》中描述著,「番無年歲,不辨四時,以刺桐花開為度。」了解到刺桐花成了平埔族重要季節指標。刺桐花開平地部落會舉行盛大的祭典,迎接豐年,祭祀祖靈。


林奇佐、楊振爚兩人再說,平埔族人祭看祖靈最早期食物是(米買),它是麻薯未包餡外表皮,也是隨著國人健康衛生觀念、生活方式改變,現代改為包粽子來祭拜。

本文經轉授權自台灣好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