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星村》不見遊客只見將軍!當網美熱點「勝利星村」時光倒回80年……

2022-03-11 15:12

? 人氣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與相關局處的協力下,將勝利星村規劃為創意生活園區。(圖/楊逢元攝)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與相關局處的協力下,將勝利星村規劃為創意生活園區。(圖/楊逢元攝)

至今已超過80年歷史的勝利新村,是屏東市日式建築群中第一處被登錄為文化資產的歷史建築,並在之後重新規劃為文創園區......看到此處,也許你正在納悶,出現在文章開頭第一句的勝利「新」村是否打錯字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也許是在網路推薦文看過介紹、或許是親自造訪過此地的旅客,我們都對屏東縣新世代人氣景點「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V.I.P ZONE)較為熟悉。不過經歷能讓一個人更加成熟,歷史能讓建築風格更有韻味,在勝利星村還未成為打卡勝地之前,它叫做「勝利新村」,也有自己的一段歷程。

屏東曾為航空重鎮,勝利新村其實是軍用官舍

踏上時光機,將時間拉到1920年,也就是日治時代的大正九年。此時最高統治機關「臺灣總督府」基於管理的必要性,決定在台灣建立飛行部隊。經過評估,屏東市六塊厝由於地勢平坦、風向穩定,最終在淡水溪附近建蓋台灣第一座機場──屏東機場。

最初屏東機場提供警察航空隊使用,直到1927年(昭和2年)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第八聯隊從日本九州進駐於此後,改為軍事所用,屏東也因此成為航空重鎮,陸續興建一批批官舍,如成功區崇仁新村和通海區通海新村。1936年,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擴編為第三飛行團,又設立航空設備的後勤支援,為因應人員增加,便在隔年增建得勝新村,以及勝利新村的前身──「崇蘭軍官舍建築 群」。

孫立人將軍行館。(圖/楊逢元攝)
孫立人將軍行館。(圖/楊逢元攝)

日式建築別具特色,各式防空洞留存至今

二次戰後民國36年(西元1947年),崇蘭官舍建築群移交給國軍做為眷舍, 孫立人將軍接收後改名為「勝利新村」,將其做為高階將領官舍,在此居住過的將領人數曾高達60多人,也有「將軍村」的別稱。

當時的建築風格較為現代化,比一般的日式建築更為簡約大方,外牆蓋好鏄後,再塗上水泥沙漿,屋頂則採用俗稱「日本瓦」的黑瓦,在陽光的照耀下反映為鐵灰色,多元面貌是勝利新村的一大建築特色。

提供軍官、眷戶居住的日式房屋,在二戰期間也建造不少防空洞以躲避敵軍空襲,有較為高級的「圓型」和「立門型」防空洞,也有比較常見的地下防空洞。事過境遷,過去盡責保護眷民安全的防空洞,如今也繼續守護著這些故事。

縣政府推動修復計畫,華麗轉型為「勝利星村」

從最初提供給飛行部隊的官舍,到後來由國軍接手打造為眷舍,日式建築物融入眷村風氣,繁榮盛時,住民數甚至超過五千多人。然而,為了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以及改善都市景觀,政府於1986年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居民陸續遷出搬入住宅,留下的眷村逐漸沒落、損壞、雜草叢生,只剩少數店家經營。

民國2007年,屏東縣政府登錄保留69棟房舍為歷史建築,當時勝利新村只有青島街一代有幾家泡沫紅茶店在堪用的屋舍裡繼續營業。修復工程及經費龐大,且必須依照文資法規範修復,縣府只能逐年編列經費一棟、一棟慢慢整修,2016年獲得新興計畫的補助後,修復進度才提高到20棟。

隔年,文化部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對成功區和勝利新村進行大規模修繕,爾後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規劃下,於2018年正名為「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V.I.P Zone」,「星」的意思是指「承將軍居住之地之先,啟培養明日之星之後」,轉型為融匯歷史記憶、空間與現代生活的創意生活園區,讓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

走讀星村》先守舊,再創新!勝利星村躍升文青熱點的「勝利」關鍵

走讀星村》「勝利星村」的光陰故事,這裡的眷村孩子原來玩「這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