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及家庭型態的改變,獨居人口逐年增加,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以下簡稱老盟)近年來致力於推廣「老年孤獨議題」,希望社會大眾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獨居安全。為打造一個人人都能「在地安老」的幸福社區,老盟今年度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孤獨處方箋」計畫,計畫首先邀請各社區盤點社區內100名長者的生活狀態、需求以及孤獨感,從中發掘孤獨感較高、與社區互動較少的廣義獨居長者,並藉由招募及培訓社區內的中高齡者成為半專業的幸福好朋友志工,讓幸福好朋友將社區辦理的多元創意課程依據獨居長者的需求和喜好設計成個別化的「處方箋」,帶入長輩家中彼此互動,期望讓獨居長者能在過程中有間接的社會參與,同時也建立社區共好、老老互助的生活圈。而在今年度服務推展的過程中,我們更看見偏鄉社區高齡和獨居的日常樣態。
新竹縣橫山鄉靠近雪山山脈,全鄉由高山、丘陵和河谷所構成,根據110年的人口統計,橫山鄉65歲以上長者比例佔全鄉23%,與全國老年人口16.2%以及新竹縣全縣老年人口13.2%相較,是高齡化相當嚴重的鄉鎮之一。年輕人口因求學或就業而外流,留在偏鄉的多為中高齡及高齡長輩,再加上醫療及照顧資源不足之狀況下,更是亟需發展社區自主的獨居服務模式,因此,橫山社區發展協會是老盟今年度合作培力的重點社區之一。
幸福好朋友讓高齡者獨居不孤獨
橫山社區盤點100位長者後,分析結果顯示社區長輩的孤獨感高於平均切點,且這些長輩中,有高達51%為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為此,社區積極投入幸福好朋友志工的培育,並優先服務孤獨分數較高的獨居長輩。
然而,在招募志工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許多社區大哥、大姐們雖然平日都會到社區擔任志工協助相關庶務,但說到要擔任獨居長者的幸福好朋友,每月定期地提供關懷服務,還要帶活動進到長輩家中,他們都感到怯步,沒有自信能做好服務。而「孤獨處方箋」就是希望透過志工訓練課程,除了讓志工更了解服務與溝通技巧外,也從中增能志工陪伴與關懷能力。
82歲的志工楊奶奶常到社區走動,也會協助社區事務,因此社區積極邀請楊奶奶擔任好朋友志工,希望透過同儕的陪伴與感染,更能帶領這些孤獨感較高的獨居長者走出家門。楊奶奶露出靦腆的笑容說:「社區找我去當志工服務獨居長輩,我說我自己都需要人家服務了,我還去服務別人,感覺很不好意思啊!」楊奶奶的兒媳都在外地工作,偶爾休假才能回家陪伴,因此楊奶奶也是獨居者。在上過幾堂訓練課程及社區不斷地鼓勵下,楊奶奶終於願意接受挑戰:「老師鼓勵我說我可以,我就試試看。結果我兒子媳婦知道了都說我去當志工,活動活動這樣很好啊,他們說媽媽你健康,這樣我們可以放心工作」。
楊奶奶服務的詹劉阿婆是她的隔壁鄰居,本來沒有太多往來的鄰居,因為這個計畫串起了彼此的連結,楊奶奶說她現在平日經過就會去看一下,打聲招呼、聊聊天,詹劉阿婆行動不太方便、很少出門走動,孤獨分數也高於平均值,但受到楊奶奶的感染,詹劉阿婆變得開朗許多,雖然還是不太參與社區的活動,但至少與好鄰居的關係親近了許多,楊奶奶有時候也會一起協助詹劉阿婆整理回收,邊整理邊聊天,兩位獨居長者的孤獨都有地方安放。
透過「孤獨處方箋」計畫,橫山社區培育了11位像楊奶奶這樣中高齡及高齡的幸福好朋友志工,不僅是單純的陪伴,志工們每月都會定期召開會議,討論服務過程中的困難,討論中發現長輩有其他專業需求,也能即時聯絡相關資源介入。好朋友幸福生活圈的獨老關懷模式建構,解決了偏鄉地區初老族群和老老族群的孤獨,讓社區真正成為一個安全獨居不孤獨的幸福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