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萊因「全球企業永續解方」論壇共探減碳新挑戰

2024-06-19 11:28

? 人氣

德國萊因永續論壇貴賓合影,左五起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博士, 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 德國萊因TÜV亞太區執行副總裁王秀雲, 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  (左三) 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圖/德國萊因提供)

德國萊因永續論壇貴賓合影,左五起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博士, 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 德國萊因TÜV亞太區執行副總裁王秀雲, 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 (左三) 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圖/德國萊因提供)

2024年6月18日德國萊因主辦的 [綠色浪潮下的企業永續解方] 論壇於台北華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匯聚政府官員及企業領袖,探討最新的國內碳費發展政策、國際碳管理趨勢及實際產業應用案例,吸引超過300人次參與。論壇開幕式由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博士 (Dr. Jörg Polster) 及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致詞,共同聚焦在政府, 企業和第三方認證在推動永續性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強調企業需先做好自身碳排管理,以確保其永續策略、營運模式與因應氣候變遷的目標一致。
 
主辦方德國萊因亞太區執行副總裁王秀雲提到,面對歐盟、台灣及全球各國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挑戰所設立碳關稅機制,在2026年即將陸續啟動,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及早做好準備,透過供應鏈管理和碳盤查,擬定減碳目標與計劃,每年的檢視與查證,最後透過碳匯或是其他方式達到淨零。另一方面,德國萊因營運與保證服務副總經理項俊傑則進一步分析如何從供應鏈中找到永續發展的契機與突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會中也邀請到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說明了國際上碳定價情況及台灣碳費徵收機制作法,台灣碳定價制度採碳費先行,輔以自願減量交易,以跟上國際腳步。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解析碳定價機制的強制性與自願性差別,並介紹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的三大特色與碳交所如何幫助企業,以為台灣未來淨零轉型舖路。
 
Strive by STX亞太區主管 Aymeric de Condé為了因應碳洩露風險而產生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在會中深入解析了CBAM對台灣企業的影響和風險,並分享中小企業如何透過CBAM發展未來商機。
 
從消費電子到能源管理的永續解決方案,戴爾科技 (Dell) 及世紀集團分享他們在永續發展上的具體實踐。戴爾全球永續暨循環經濟亞太區總監戴令徽表示,戴爾的永續發展策略涵蓋設計製造、永續材料及服務方面的循環創新,並攜手在地夥伴鏈結國際標準,打造國際綠色生態鏈。
 
此次永續發展論壇從政策推動、碳費徵收機制到實際企業案例,全面解析如何通過碳交易平台及第三方認證幫助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德國萊因身為碳查驗與能源管理驗證領先單位,同時也是國內環境部與水利署認可查驗機構,自 2009 年起即長期關注全球碳及能源管理最新趨勢,已協助不同產業的海內外客戶符合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查驗 (ISO 14064-1)、產品碳足跡查驗 (ISO 14067)、水資源效率管理驗證 (ISO 46001) 、能源管理系統驗證 (ISO 50001) 、TCO認證 、EPEAT環保標章等國際規範與不同監管單位要求,從能資源管理、供應鏈合作到廢棄物回收,全面強化企業綠色競爭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