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全球化時代,伴隨國際情勢緊張、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及供應鏈重組,企業需要突破地域擴張的同時,也要回應區域化、在地化的需求,重新審視人才布局與策略。全球搶才作戰,尤其是又如何在挑戰中找到人才永續新契機?
國立臺灣大學於11月20日舉辦「人才永續 產學共育」倡議,逾90家企業、160位代表共襄盛舉。會中邀請台積電、鴻海、Garmin對談,就後全球化趨勢下的人才挑戰分享其策略與實務經驗。
台積電人才開發暨招募處處長梁一琪表示,台積電以「全球思維,在地執行」(Glocal)為核心,廣納多元背景菁英,在快速變遷的技術環境中,「以人為本」仍為重要原則:重視溝通能力、情緒管理與領導力等軟實力。
鴻海人資長夏國安提到,公司以統一的企業文化與科學化流程推動全球經營,並持續耕耘國際人才庫,透過事業群間的輪調制度培育具全面視野的跨域人才。臺大職涯中心執行長林鳳琪回應,職涯中心開辦「實習先備課程」培養學生溝通與團隊合作等職場軟實力、「打造未來領袖」課程培育領導力與問題解決能力,都與企業人才需求對接。中心亦攜手企業以創新「產學共育」模式,打造具備職場即戰力的新世代人才,例如2024年與台積電、鴻海等超過70家企業合作「跨領域實習」專案,吸引眾多臺大學生跨域探索職涯。
Garmin人力資源資深協理王林德分享,Garmin以多角化經營與垂直整合提升競爭力,過去也已透過不少產學共育計畫協助學生熟悉企業文化與核心職能,未來希望能與臺大職涯中心有更多創新合作。
至於近年常被提及「職場新世代」培育與留才新挑戰,倡議也聚焦新世代人才的職涯價值觀,邀請臺大學務長與企業高層分享解方。臺大學務長朱士維指出,年輕世代潛力優秀但往往欠缺自信,透過實務性的產學合作,學生得以接觸真實問題並展現能力,進一步肯定自我價值。
和泰汽車管理部部長陳贊文則認為,營造適合年輕人成長的工作環境及調整領導風格是留才的關鍵;為台灣而教(TFT)影響力發展部總監何采桑分享,TFT以推動教育平等為核心,吸引認同其價值觀的年輕人加入;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則強調,企業應與年輕世代建立共同目標與願景,激發其內在動力。
未來,臺大將持續攜手各領域企業培育學生從知識到業界落地實踐實戰能力,產學共育未來人才,為企業帶來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