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Live House站上音樂野台,獨立樂團在這些地方唱出原創夢想!

2017-08-18 14:04

? 人氣

獨立樂團在夕陽下的漁人舞台上演奏著,台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圖/淡水漁人舞台提供)

獨立樂團在夕陽下的漁人舞台上演奏著,台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圖/淡水漁人舞台提供)

台灣有許多音樂創作者,努力透過「音樂」傳遞想法給聽眾,為的就是延續台灣各種音樂型態,而「獨立音樂」在過去的民眾眼裡中有著刻板的印象,因此許多音樂創作者僅能於「PUB」等地演出,也因此受到許多阻礙,但隨著「獨立音樂」的崛起,慢慢奠定「Live House」音樂展演空間在台灣音樂文化的地位,成為另類的非主流音樂文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過去十幾年來各種不同的音樂展演空間應運而生,小至像是The Wall、Legacy Taipei、女巫店等Live House,大至如海洋音樂祭、春天吶喊、野台開場等音樂盛事,總是吸引許多樂迷們前來朝聖,在民眾對音樂觀的認同及接受度提升下,越來越多獨立音樂也逐漸成為時下年輕人的日常。

獨立樂團的原創音樂基地-漁人舞台

傍晚的漁人舞台聚集許多年輕人前來欣賞音樂演出。(圖/擷取自漁人舞台粉絲團)
傍晚的漁人舞台聚集許多年輕人前來欣賞音樂演出。(圖/擷取自漁人舞台粉絲團)

以台灣道地「原創精神」為核心價值的「淡水漁人舞台」,給了音樂創作者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有別於過去Live House受眾的不同,提供了另一種挑戰,在人來人往的淡水街道上,沒有熟悉粉絲的臉孔,有的是更多陌生目光,這對於音樂創作者來說是種磨練,也是絕佳展現自我「原創」精神的地方。

就如同去年參加漁人舞台的資深龐克團「八十八顆芭樂籽」主唱兼吉他手阿強說,「遇見真正純粹的觀眾和聽眾,用音樂和表演來一決勝負。」去年壓軸的四分衛虎神也強調:「面對一些不是為你專程前來的群眾,演出也是一種試煉,環境是需要被墾鑿出來的!」

「淡水漁人舞台」就是一個讓獨立音樂與大眾接軌的舞台,樂團需要盡情揮灑的空間,也需要讓自己的音樂有更多朋友認識的平台,而民眾透過這個舞台不僅只是單單享受了一場音樂表演,更窺探了台灣原創音樂的豐富與美好!

原鄉的音樂聚落-台東鐵花村

身為台東第一個音樂聚落─鐵花村,以「鐵花一開,音樂就來」為目標與理想,總是吸引許多原民音樂人前來展現自我創作,包括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天后張惠妹、紀曉君、南王部落陳永龍、王宏恩以及陳建年等歌手,都利用返家的空檔,返回鐵花村紓解對於家鄉的感念之情。

阿妹曾在鐵花村舞台上演出時說,在小巨蛋她在台上根本見不到家人,而當天演出台下,阿妹的家族來了近六十人;陳永龍則在舞台上說,來到鐵花村,就知道自己回家了。可見鐵花村與原民音樂創作者有著奇妙的情感,也給了他們家的溫暖。

於鐵花村表演的「茅草屋樂團」,在月光下的演出更令人陶醉。(圖/擷取自鐵花村粉絲團)
於鐵花村表演的「茅草屋樂團」,在月光下的演出更令人陶醉。(圖/擷取自鐵花村粉絲團)

屬於河岸的美好時光-台北河岸音樂季

台北河岸音樂季今年邁入第3年。(圖/擷取自台北河岸音樂季官網)
台北河岸音樂季今年邁入第3年。(圖/擷取自台北河岸音樂季官網)

近幾年台北河岸音樂季孕育出獨特的節慶活動,吸引許多音樂創作者於活動期間,在舞台上抒發對城市的心情與與理念。去年「張三李四」團員張錫安於電台受訪時曾說,「在河岸邊和民眾互動,感染即興自在的音樂氛圍,利用小人物的角度,讓臺灣的聲音被聽見,是一件很棒的事。」

今年台北河岸音樂季接續去年舞台上的熱情與理念,為期兩個月的台北河岸音樂季每週六都有樂手在河岸間演出,要用不同音樂風格喚起人們對於台北城的美好年代。

回顧台灣近年的音樂環境,正是有著這些勇於打破「音樂」刻板框架的音樂創作者,開墾出目前台灣音樂發展的豐饒現狀,讓更多人知道音樂的各種型態,無論是獨立樂團用怒吼唱出對社會現況的失望,或是創作歌手用低喃吟唱的嗓音道出新時代的思念,都是展現台灣多元音樂文化的象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