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限的經費 做最好的準備 迎回中職重返台東棒球村

2022-09-07 10:10

? 人氣

台東棒球村具備職業球場的專業規格,增設夜間照明設備並啟用LED電子計分板後,可以進行夜間比賽。(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台東棒球村具備職業球場的專業規格,增設夜間照明設備並啟用LED電子計分板後,可以進行夜間比賽。(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在睽違14年後,中華職棒例行賽於今年五月再度回歸台東棒球村,數千名熱愛棒球的民眾進場相挺,親身體驗了現場觀賞高水準賽事的感動!正因為台東是棒球原鄉,為了讓台東棒球村具備職業球場所有的專業規格,縣府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及溝通,投入破億的資金與數年時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職回歸意義非凡  縣府全力以赴

中華職棒上一次在台東安排例行賽已經是在2008年3月,教育處長林政宏表示,台東第一與第二棒球場原先是以日間賽事為主的標準球場,以提供各級學校和甲組成棒舉辦賽事為主,在2018年增設夜間照明設備並啟用LED電子計分板後,已經可以進行夜間比賽,過去的思維是擔心投入大量資源後,爭取到的賽事舉辦頻率是否具有成本效益,近年來則調整為先將球場做好最完善的準備,才能把握住機會。縣府多年來一直沒間斷對球場的整建,就是希望能提供讓球員安心、安全並舒適的環境,為了促成中華職棒到台東比賽,包括球員及教練休息室、廁所及淋浴設備都全數更新,內、外壘及全壘打牆的護墊也都加以強化,將安全視為第一要務。

縣府多年來對球場的整建,打造讓球員安心、安全並舒適的環境,並促成中信兄弟對抗樂天桃猿的中職賽事。(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縣府多年來對球場的整建,打造讓球員安心、安全並舒適的環境,並促成中信兄弟對抗樂天桃猿的中職賽事。(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對於並不富裕的縣府來說,台東要踏出重新成為棒球原鄉的重要一步需要十足的魄力,除了縣長饒慶鈴全力支持資源挹注之外,專業的投入同樣重要,為了符合職棒規定,本來偏低的投手丘也在具有投手資歷的場務專家指導下補足黏土磚,其他諸如貴賓室和記者室改善,重訓室、一三壘側的室內練習區和牛棚也都調整到最佳狀態,滿足未來各職業球團對移地訓練的需求。

為了迎回中華職棒重返台東棒球村,縣府團隊自去年即與祕書長楊清瓏多次溝通、申請賽事場地,在年底順利進行場勘相關工作,今年初更拜會各球團,經過雙方來回確認與調整,才讓賽事順利在台東展開。五月的賽事不但釋出票券讓台東基層棒球隊員和教練前來觀摩,更回饋縣民3500張票券,民眾迴響熱烈,開放線上登記不到五分鐘即索取一空,開賽前還有數百人到球場外排隊現場等票,也證明了縣府的努力確實呼應了球迷的熱情。

發揮雙球場獨特優勢  積極爭取營運績效

五月在台東進行的中信兄弟對抗樂天桃猿賽事中,包含兄弟陣中的張志豪、陳子豪、楊志龍、李聖裕、高宇杰都是台東出生的球員,而桃猿投手王躍霖,也是首度回到台東參與職棒賽事,顯見棒球大縣的實力。賽後球員也表示能夠回家打球很感動,尤其對於草皮和球員休息室十分滿意,這也讓縣府更有信心。由於這次修繕第一棒球場的過程中,第二棒球場也同步進行整理維護,擁有兩個並鄰而符合標準的球場,可說是台東的一大優勢,加上秋冬季天候少雨、氣溫舒適,展望未來除了東岸棒球聯盟賽事之外,也能爭取國外隊伍移地訓練,提升球場使用率。

中職睽違14年重返台東,縣長饒慶鈴擔任開球嘉賓。(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中職睽違14年重返台東,縣長饒慶鈴擔任開球嘉賓。(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台東棒球村目前與台東大學合作,由東大負責維護場地來交換使用權利,未來也評估以OT方式持續活化、對外招商,因台東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甚至甲組已經有完整銜接體系,各隊教練彼此熟悉,有了能夠安心訓練的高規格場地,各校隊伍更能無後顧之憂地發展自己的能力,互相觀摩增進實力。

品格自律的教育精神  培育更多台東棒球人才

台東的優質棒球場地,讓球員放心做出高技術性的職業級動作,充分發揮訓練成果與潛力,培育出更多棒球人才,教育處長林政宏強調,台東的小選手在國內賽事名列前茅,更在國際賽中屢創佳績,但他認為棒球不只是體育競技項目,對台東而言棒球既是精神象徵、也富有運動文化傳承意義,包含品格與自律的教育過程其實更加重要,像台東少棒到外地比賽時,離宿前都能自主收拾住房,獲得當地高度評價,這就是從棒球運動中學到的自律精神。

教育處長林政宏強調對台東而言棒球既是精神象徵、也富有運動文化傳承意義。(圖/陳若瑜攝)
教育處長林政宏強調對台東而言棒球既是精神象徵、也富有運動文化傳承意義。(圖/陳若瑜攝)

林政宏也期許台東的棒球選手不只在訓練球技方面下功夫,專業知識如運動防護、物理治療與運動技能也應該要用心學習,而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員堅持的態度和努力不懈的體育精神,台東的孩子要能夠在打球的過程中具備技能、知識與態度,未來即使不是球員也能一生受用。

(廣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