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山好水傲視全台的花蓮縣,特別重視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育之間的平衡,除了發展觀光旅遊及文創等無煙囪產業之外,縣府也持續打造綠色循環經濟,研發廢棄物再生、循環利用、可再生材料等技術,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在地與生活轉型」為策略架構,結合花蓮縣在地特色,訂定每一階段的減碳規劃。無論是協助輔導水泥產業的升級,或是推動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的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都可以看見令人驚豔的具體成果。
將好環境留給下一代 與在地水泥產業合作達成永續目標
由於盛產石礦,花蓮地區很早就開始發展水泥產業,隨著科技進步及民眾對環境品質的要求提升,如何運用民間公司資源協助推動循環經濟,即成為縣府首要目標。以廢棄物處理問題為例,花蓮縣境內因為沒有焚化爐,每日生產約168噸垃圾必須送至宜蘭利澤焚燒,但該廠必須歲修,加上優先處理當地生活垃圾,限縮了花蓮垃圾代燒量,每天僅能協助處理30噸,導致垃圾只能暫置掩埋場,加上垃圾轉運的費用也是沉重負擔,因此縣府2020年依《促參法》推動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民間自提BOO案,由台泥公司取得最優申請人,並與縣府簽訂契約,首創水泥窯技術結合氣化爐系統,透過氣化技術處理廢棄物產生的合成氣,可直接作為原有水泥製程的替代燃料,工程預計於2024年完工;亞洲水泥花蓮廠也引進各項新技術,在「台灣循環經濟獎」拿下產品「傑出獎」,共同為花蓮減碳作出不少貢獻。
解決了過去傳統高汙染產業的困境,縣府還必須面對伴隨著畜牧業發展而產生的畜牧廢水及異味問題,花蓮縣雖非畜牧大縣,但因三民地區屬於畜牧養殖業集中區域,因此常遭受周邊居民質疑與陳情,受到縣長徐榛蔚重視,縣府於是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畜牧糞尿資源化政策,結合瑞穗、玉里三民等地區的畜牧業者,超前佈署建置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決心要用更長遠完整的思考,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核心目標的方向以及國家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璞石閣畜牧生質能源中心 將畜牧業「黃金」變「綠金」
畜牧業過去處理廢水都是採用固液分離、厭氧發酵、曝氣處理三段式處理方式,在過程中容易出現明顯異味與廢水,璞石閣畜牧生質能源中心主要利用微生物將畜牧糞尿廢水進行厭氧發酵,產生甲烷氣,另外,使用國內廠商自行研發的生物脫硫技術,將沼氣中的硫化氫完全去除,幾乎沒有廢棄物與廢水等二次污染物,最後還能利用畜牧糞尿水產生的沼氣發電,創造綠色再生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運用沼氣發電機尾氣餘熱回收,熱能利用率達到90%,是全國首座集中處理畜牧糞尿沼氣發電設施,因此榮獲「2022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並進入「國家永續發展獎」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