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5天就是台北市長投票日,正努力爭取成為首都第一女市長的黃珊珊,在台北市長政見發表會中特別強調其從政初心:「民主自由、公平正義」,而將這顆種子植進她心靈的是媽媽;促成她從「憤青」變成「奮青」、努力進入公門「從體制內改革」的,是台大法律系教授黃茂榮。她的每一段成長過程,令人感動。
秉持「人在公門好修行」的心念 進入台北市實踐心中理想
黃珊珊回憶起小時候,常常陪著媽媽看連續劇,每次看到貪官污吏的惡形惡狀,母女倆總是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跳進螢幕替天行道;但如果看到做好事的官員,媽媽總會說「人在公門好修行」,將來一定好人有好報。讓她印象深刻,也讓她相信官場之中只要心存善念,一定會是一個好官員。
除了「人在公門好修行」這句話之外,同樣讓她記憶深刻,而且常常縈繞心頭的是,為何戲裡、戲外會有這麼多的不平之事?為何人世間竟然會產生如此多的不公不義呢?難道就沒有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世界充滿公平正義,讓社會充滿祥和善良呢?
後來黃珊珊開始從政(擔任20幾年台北市議員),努力幫助他人、追求公平正義。但在為市民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感到力有不逮。因為即使認真為民喉舌,卻常常只得到行政部門「再研究」或「有困難」的回答。無奈自嘲「狗吠火車」之餘,心裡卻有萬般疑問無法放下,難道行政部門所謂的「苦衷」、「困難」,真的無法可解?難道市民幸福與城市發展,真的只能一天拖過一天無法改善?
也許神明聽到黃珊珊心裡的吶喊。柯文哲市長在2019年邀請她擔任副市長,當時她心裡就想,或許她可以有機會了解行政部門的苦衷,進而嘗試解決行政部門的困難,然後實踐她對於市民幸福與城市治理的理想了。她在副市長3年任期裡,解決許多台北市的陳年老問題,包括成立「違建爭議處理委員會」、「攤販精進計畫」、「翻新公安稽查模式」等,她把這些追求公平正義的作為,都記錄在「城市、程式」這本書裡。
從罷課參與學運的「憤青」 回到體制內改革的「奮青」
除了用心解決市政問題,黃珊珊也不時會想起大學(台灣大學法律系)時期的「一堂課」,以及這堂課所帶給她的啟發。那是1990年野百合學運時發生的事情,當時許多同學自發響應罷課,一起在中正紀念堂靜坐,黃珊珊也和同學們默默坐在廣場上,為此還跟家人大吵一架。
這一堂課是前司法院大法官黃茂榮老師的課,那是大二下學期重中之重的課程,也是她少數不敢也不願意翹掉的課,很慶幸那天有去上課,因為那堂課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黃老師的課很受歡迎,因此都排在法學院大禮堂上課。但那堂課只來了七、八個學生。黃老師進到空蕩蕩的禮堂後,叫大家圍坐在他身邊。
黃老師語帶哽咽地跟學生說:你們當然可以選擇罷課,好去中正紀念堂進行體制外的抗爭,但老師更希望你們能夠進到體制內,去成為改變不公不義的那個人。黃珊珊聽完當下真的很感動,也體認到原來體制內的改革要比體制外的抗爭困難許多,而且不只是治標,還能真正的治本。
黃老師說的話,把黃珊珊從廣場拉回校園,讓她從「憤青」變成「奮青」,開始認真讀書,希望趕快有能力去做該做的事情,成為體制內改變不公不義的那個人。如今,黃珊珊不忘初衷,努力爭取成為首都第一女市長,要從體制內改變不公不義,讓台北市民都能夠安居樂業,而且以身為台北市民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