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府紛紛將環保政策投入循環經濟中,自今年初開始也陸續祭出限塑令,為的就是在土地資源短缺以及可用能源不足的台灣上,透過源頭管制和循環再利用來面對垃圾和廢棄物處理的困境。
政府積極推動環保,暗藏危機四伏
台灣的廢棄物政策,從早期的掩埋為主,逐漸轉向民國80年的【焚化為主,掩埋為輔】,至民國90年間的【資源回收】,再到去年的【多元垃圾處理】,不難看出政府花費許多心思在廢棄物處理問題上,然而現實中廢棄物總量不減反增,年初更傳出各縣市因為垃圾問題而出現互丟皮球的情況。
循環經濟 現實層面難落實
目前政府積極推廣循環經濟,一套由歐盟提出的新經濟模式,意指從搖籃到搖籃的經濟模式,產品從其原料選擇、設計、產生、使用到其生命周期結束,再循環回到原料使用。循環經濟是以”經濟”掛帥,也意味著整體製程的改變、代表著更複雜的環節及更高的成本。此種狀況,產業端常常因資金不足和技術不成熟的窘境而無法達到成效,循環經濟無奈變成了一個喊得出口卻難實踐的口號。
理論上,循環經濟是對環境較佳的選擇,然而在現實上卻需要更多時間以及資源去實現。以焚化爐底渣再利用為例,為了將焚燒垃圾產生的底渣具有更多再利用價值,政府計畫將底渣作為鋪路工程所用的原料,然而卻發生底渣未被妥善利用,反倒被棄置在農田或掩埋在不為人知的農地,進而汙染環境。政府的一番美意,因為種種因素無法達到實質成效,不僅問題沒有解決,更使得環境遭到破壞。
全面思考 邁向零汙染家園
在永續經營以及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循環經濟無疑是最合適的方法,然而循環經濟並非完全不產生廢棄物,只是因為著重在”循環”以及”經濟”,便看似沒有廢棄物之產生實際上廢棄物的生成不可避免,如何妥善處理,才是重要的課題。台灣面臨最終處理設施不足,廢棄物爆量無去處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做好全面的考量,從原料、製程、產出再到廢棄物處理的全盤規劃,彼此環環相扣緊密連結,讓循環經濟不再是口號,能夠真正的扎根茁壯,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