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網路數位化,不只是將文章放在網路上,真正的數位轉型(以下稱為「數轉」)應該具備二條件:
1. 產品的數位化:從流程、內容產出、交易,都以數位化的形式與方式存在。
2. 數據資料分析:創造可反覆被分析的結構化資料,且可被不同的部門共用與分析,促進公司的數位轉型。
媒體的數轉狀態有兩種,一種是將原本的實體產品數位化,如Netflix從DVD租賃轉型為線上串流;另一種是創造全新的數位化服務,填補市場缺口或增加產品價值。「中天新聞台」自從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撤照後,依靠YouTube平台,在聊天室上打造跟閱聽眾更多的互動,甚至可以直接樂捐頻道,成就交易的數位化。「新唐人電視臺」則是依照受眾、語種、節目類型規劃各式各樣的網路頻道,以幾十個不同面向的頻道,去符合演算法的喜好,甚至開播臨時性節目或帶狀節目,讓推薦機制提升節目曝光度。
媒體史上的經典數轉案例──《紐約時報》(註一)
《紐約時報》的美編團隊首先轉變為圖表組,再變成數位內容組,內容數位化包含人機互動、圖表互動等功能,內容因為有原始碼,可避免其他家媒體拷貝文字後透過AI轉而變成自己的內容。下一步促動讀者數位訂閱,打造流暢的付款流程、挾帶國際品牌優勢,國際訂閱費的收入彌補了本土紙本訂閱的流失。
《紐時》在數轉歷程中的內部管理,值得台灣媒體學習。該集團的數轉先從一個小的研發團隊開始,透過最高管理者的全力支持,讓每一個部門都有一位研發團隊的數位專家加入,數位專家協助原本的團隊作業或內容更貼近數位化。媒體數轉成功的關鍵前提是團隊,調升薪資結構以廣納有數位專業的人才,並給予原團隊大量的數位教育訓練。
為了讓數位化內容的生成更順暢,《紐時》甚至改寫上稿系統(CMS,註二),讓一稿能自動地在不同載具,如筆電、手機、平板上呈現。 使用者高度的線上回饋,讓《紐時》能更精準地掌握使用者喜好。如開發猜字謎小遊戲,《紐時》為此買下拼字遊戲(Wordle)、食譜「New Times Cooking」(甚至有獨立的APP「NYT Cooking」)、評測內容(《紐時》於2016年收購「Wirecutter」,註三)。
台灣傳統媒體的數轉實例──《天下雜誌》
台灣的《天下雜誌》積極數轉,不但內容數位化、開發訂閱收費的APP,將營運與營收轉到線上,也讓廣告行銷系統數位化,對消費者有大量的數據分析,提供業務端更好的賣法。 《天下》也運用新科技,開發AI影音讀podcast,每天早上AI自動選題的國際新聞跟讀報服務,算是傳統媒體能夠穩健做數位轉型的範例。
新聞媒體有個特性是要在「收入極大化」與「接觸人極大化」中取得平衡。若把所有內容都鎖在付費牆之後,接觸點就沒辦法極大化,間接受挫的是社會影響力與訂閱。不少國際媒體在設立付費牆之前,藉由AI來判斷內容本身是否需要被大量地傳播、閱聽眾為這篇內容付費的動機強不強,AI也能判斷閱聽眾的行為模式與訂閱習慣而客製化付費牆機制,都是數位化與AI整合的機會點。
口述: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李怡志
文字整理:DTA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資料來源:
註一:Building a digital New York Times: CEO Mark Thompson
註二:We Built Collaborative Editing for Our Newsroom’s CMS. Here’s How.
註三:The New York Times Buys Wor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