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當北歐知識份子面對納粹

2016-04-10 06:50

? 人氣

電影劇照:托格尼和他的猶太情婦瑪雅。

電影劇照:托格尼和他的猶太情婦瑪雅。

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漢姆生(Knut Hamsun)因叛國罪入獄,成為「挪威之恥」。與此同時,瑞典報紙主編托格尼(Torgny Segerstedt)的墓園已長滿青草,成為歐洲的一個和平朝聖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托格尼的墓園。(作者提供)
托格尼的墓園。(作者提供)

兩位傑出的北歐知識份子,在二戰黑暗時期選擇了截然相反的政治立場:一位激烈地反對納粹,而另一位卻讚揚並投靠納粹。導致二人立場背道而馳的原因,既有個人道德與智慧方面的差異,也有不同的環境因素,更主要的是,他們承續了不同的思想源流:神學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

◎ 覆巢下中立國瑞典妥協倖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軍隊就像餓虎吞小羊一樣,很輕鬆地佔領了丹麥和挪威。而同屬斯堪地納維亞國家的中立國瑞典,隔著一道水域,因歷史上與德國王室聯姻,兩國關係較為友好,就成了覆巢之下的一顆完好的禽蛋。

儘管僥倖未遭入侵,但瑞典朝野一直戰戰兢兢。早在1914年一戰開始時,瑞典政府就宣告了中立政策。此刻,面對來自德國的威脅,瑞典力圖避免大戰烽火,採取了忍辱負重的態度。例如,瑞典曾被迫同意德國經由瑞典境內的鐵路,運送其軍事物資。

處在歐洲近代史上最野蠻的時期,人性也會因此扭曲。與德國人同屬日爾曼人,瑞典的政界與商界人士中,也有一些親納粹的反猶主義傾向。中立國居於一塊「灰色地帶」,出於自保之心而放棄道德責任,他們對其他國家生靈塗炭的現實不敢過問。

戰時的瑞典資產階級,仍然在他們優雅的沙龍裡享受晚宴、舞會與音樂。為了不招惹德國人,瑞典政府此時執行嚴格的自我約束政策,例如,對本國的媒體重新實行新聞審查制度,刪除一些敏感的時事評論,並對那些不肯放棄個人判斷的媒體人進行告誡。

◎ 以堅定道德立場批判蘇共與納粹

在瑞典政府和國王都對德國採取柔順態度時,《哥德堡貿易和海事報》的主編托格尼·塞格斯蒂特舉起了反納粹主義的旗幟,他以自己手中鋒利的筆,不知疲倦地批判納粹主義,成為北歐抵抗希特勒的一個象徵。

托格尼。
托格尼。

托格尼原是一位宗教歷史學家、大學教授,早先他為《哥德堡貿易和海事報》做撰稿人,1917年被正式聘為該報主編。在納粹崛起之前,他的批判矛頭針對蘇聯布爾什維克與十月革命,以其自由主義立場批判共產主義。

列寧逝世時,托格尼曾撰文指出:列寧是人類的禍害,是自由歐洲的威脅。夏日的陽光與植物,那些美好的事物是只會破壞的列寧所不熟悉的。列寧製造了血腥與饑餓,釀成巨大的人間悲劇。

德國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也一直是托格尼關注的重要問題。早在一戰時,他的文章裡就有一個反復出現的觀點:簽訂凡爾賽條約的戰勝國政治家表現比較差勁,使德國過分遭受懲罰和羞辱。他希望看到一個民主而強大的德國在歐洲和平發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