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是高屏空汙總量管制,正當環保署、經濟部為了強制實施後三年內空污減量5%而僵時不下時,也是馬總統出面承諾,經濟部才認了。
能源政策政治化 變得更加無法預測
政治決定政策,又以能源政策為最。一個核四各自表述,全看總統的意思,而且還可以是總統選舉的熱門話題。更神奇的是,能源政策還可以換來換去,去年10月觀塘天然氣接收站成為火線話題,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來個觀塘換深澳,說容量300萬瓩的大潭電廠天然氣上場後,電力仍有餘裕,決定停建深澳電廠。
而能源局就忙著看長官指示調整能源計畫,就在賴清德宣布停建深澳前一天,還發新聞稿說深澳電廠是全國電力供應穩定、以及改善區域電力的重要計畫。這樣翻來覆去的能源政策,只會更讓人擔心電到底是怎麼算的。
不過也有總統級的政策說話不算話的,2013年在野的蔡總統親臨桃園觀音藻礁區並簽下「藻礁永存」四個字,之後卻毀信。而只要是總統的政策,環評沒有不過的,藻礁存在的證據這麼明確,內政部也可以閉著眼睛通過。
政策制定應該基於科學,如果凡事政治考量,就會更鼓勵人民抗爭,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想知道事實跟真理是什麼,因為相信這些可能都沒用,只要有本事危及選票,政府才可能改變,但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好現象。
*作者為獨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