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人才外流、企業人才短缺,真的嗎?

2019-03-27 05:20

? 人氣

人才外流字面上來說可能不是件好事,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年輕人出去國外積累經驗何嘗不是一件好事?(資料照,圖/方詠騰攝)

人才外流字面上來說可能不是件好事,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年輕人出去國外積累經驗何嘗不是一件好事?(資料照,圖/方詠騰攝)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106年我國赴海外工作者已達73.6萬人,我國人才外流嚴重」、「賴揆(注:賴前院長106年所提對策)提出六大對策、解決產業缺工、缺才問題」。以上人才外流與人才短缺的標題,近年於報章媒體屢見不鮮,但真的如此嚴重嗎?筆者認為這兩個說法都有必須再釐清之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第一、關於人才外流:主計總處的推估的73.6萬人看起來數字很嚇人,但是依據該總處的就業統計,我國同年度可是有多達1,135.2萬人就業,換言之,106年我國就業者中,只有約6.5%選擇赴海外就業,這樣算是很多嗎?恐怕不然,況且73.6萬人亦包含我國外派人才、打工度假等,也許,人才外流根本沒想像中嚴重。

第二、關於企業人才短缺:從基礎經濟學原理來看,一個職種的均衡薪資取決於市場供需的平衡,當企業開的薪資高於均衡薪資,則人才供給將大於需求,將導致該職種人才過剩。反之,則需求大於供給,導致人才短缺。故企業若認為該人才可遇不可求,對於獲利扮演關鍵角色,自應調高薪資競逐人才。

第三、同一職種的人才短缺與人才外流不可能同時存在:當某一職種短缺時,正是炙手可熱之時,該類職種薪資將有上漲壓力,人才又怎會外流呢?反之,某一職種在國內無處發展,表示對於該職種沒有需求,又怎麼會短缺呢?

這兩個命題,對於同一職種的前提下,恐怕是矛盾的。

筆者認為首先要搞清楚人才到底是指什麼樣的對象,對象釐清了,才能知道解方,例如:筆者認為我國關鍵產業的人才,即使少數幾個流出,因掌握關鍵技術,有可能影響我國經濟實力,故政府應加強落實相關技術及智慧財產保護之規範;此外,人才外流不是問題,人才循環的「阻塞」才是問題,以年輕人為例,對欲出國就學、就業者,政府與媒體不宜該過度緊張,應該以開放的心胸看待,年輕人出去國外積累經驗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且誰能想像一個國家都沒有任何人出國就學及就業嗎?恐怕屆時又會被認為缺乏國際移動力及鎖國了。

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有政策工具延攬海外人才回流,創造「人才循環」。此外,我國的基礎環境亦應改善,除產業面讓年輕人覺得有發展機會外,在一般生活上,房價租金及托育成本高昂等,是讓青年覺得沒希望之處,政府於這塊其實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去改善,應該加強去投入。例如:針對0-2歲部分,應該再進一步降低家長負擔額度,應以每月5,000元以下為目標,以符合OECD國家水準,此外,為了使房價及租金合理化,應透過稅制改革,提高持有及交易成本,這些是立即有效及讓民眾有感的措施,何樂而不為?

*作者為政策研究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