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Spotify、Apple Music都找不到他的作品?傳奇歌手王子未完成的音樂革命

2016-04-27 21:13

? 人氣

一名樂迷在音樂展演場地外哀悼王子(美聯社)

一名樂迷在音樂展演場地外哀悼王子(美聯社)

40年音樂生涯中發行過39張錄音室專輯的美國知名樂手王子(Prince),於21日在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的住家派斯利莊園(Paisley Park)中逝世,享年57歲。許多新舊樂迷試圖在串流平台上聆聽他的音樂,或是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其音樂MV,卻發現無論是Spotify、Apple Music、或甚至是YouTube上,都找不到王子的音樂作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王子於1990年表演照片(美聯社)
王子於1990年表演照片(美聯社)

反對免費音樂串流服務

在2015年夏天,王子將其音樂從幾乎所有串流音樂平台下架,唯一豁免的是美國饒舌樂手Jay-Z的「Tidal」。號稱支付樂手及創作者最高比例拆帳的Tidal,也在2015年11月率先獨家發行王子生前最後2張專輯《HITnRUN》。

王子雖曾在2011年接受《衛報》(Guardian)訪問時表示,「我個人無法忍受數位音樂......我們是類比的(analogue people),不是數位的。」但王子拒絕大部分音樂串流平台播放其音樂的主因,不在於他抗拒科技的進展,而出於他長期與音樂大廠牌奮戰、守護藝術自由權,與反對免費音樂服務的立場。

與唱片廠牌抗爭 守護藝術自由

早在1993年,王子便曾與當時簽約的華納兄弟(Warner Bros.)公司有過顯著的爭執。當時華納以6張專輯、1億美元的豐厚合約,試圖交換王子早期暢銷作品的母帶控制權,並能決定王子新作發表的頻率與途徑。這項合約進展不佳,王子最終失去對作品的創意控制權,以及以自己想要的頻率發表作品的權利。

王子以一連串反叛意味顯著的行動表達對華納的不滿。包括以舊歌履行唱片合約,在臉上寫著「奴隸」(SLAVE)公開露面,拒絕在作品上標名,甚至將「王子」的藝名改為一個無法發音的符號。

王子第14張專輯《愛的符號》(Love Symbol)
王子第14張專輯《愛的符號》(Love Symbol)

2010年時,王子曾出名地表示過「網路稱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The internet's completely over.),「我看不出為何我應該把我的新音樂交給iTune或任何人。他們不支付預付款項,而且拿不到音樂時還會生氣。」

但由王子對Tidal的支持看來,他對串流平台不滿的主因,在於服務平台未給予創作者足夠的尊重。他在2015年的《衛報》訪問中說,「告訴我一名透過數位販售致富的音樂人。蘋果的(營收)表現則很不錯,不是嗎?」

樂迷轉而以最傳統的方式聆聽王子:購買專輯

王子逝世後的音樂銷量證明了,在這個充斥免費音樂服務的世界中,仍然有許多人願意為音樂付費。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音樂統計,王子逝世後已賣出超過280萬首歌。逝世當天的專輯銷售量便有23萬9000張專輯。周末間又賣出39萬9000張,比上一周飆升16000%銷售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