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45名台灣民眾因涉電信詐騙案,遭肯亞強行遣送中國,引發兩岸司法管轄權之爭。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於上月24日發布《終結法外遣送至中國(Dispatches: Ending Extra-legal Deportations to China)》報告,質疑嫌犯遣送過程令外界難以相信這些嫌犯能夠獲得公平審判。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於4月24日發布的《終結法外遣送至中國》報告,由該組織中國計劃主任Sophie Richardson主筆。報告開頭便將肯亞案與香港銅鑼灣書店案相比,指中國若為了緩和外界恐懼感而在3月底「釋放」於海外遭綁架的香港書商,則4月初肯亞因中國壓力而將45名台灣人遣送至中國的事件,使恐懼氣氛再度被點燃。
報告指出,儘管已由肯亞法院判定無罪開釋,這45名台籍人士仍遭遣送至中國,過程中戴上頭套與腳鐐的畫面,以及其中幾人在中國媒體上公開「認罪」,外界實在難以相信這些人能夠獲得公平審判,甚至僅只是形式上的。
報告指出,肯亞在處理本案時,忽略2項關鍵的法律議題,一是肯亞官員不顧肯亞法院曾發出禁制令,以阻止這批台灣人遭遣送出境,但肯亞官員仍執意遣送這批人至中國,原因至今仍然不明。
第二,這批台灣人遭遣送時未獲得抗告的機會。報告指出,肯亞和中國並未簽署引渡條約,但這一點並不會影響引渡的進行;然而各國政府有義務遵守國際人權法規,不得在未經適當機關復審前逕行將人員遣送出境。報告指出,這批台灣人原本有權依法抗議遭遣送至中國,或表達可能在中國遭到酷刑或虐待的恐懼,但在強行遣送前,他們根本未獲得前述機會。
外交部亞非司司長陳俊賢3日上午證實「人權觀察」的報告已受到國際特赦組織的注意。他特別指出,報告提醒各國,在受到中國施壓,遣送嫌犯至中國時,除應該確保符合法令外,也應確保被遣送者人權受到尊重。
陳俊賢表示,預料人權組織的關切和報告,應該會對肯亞政府造成壓力,或許有助於另外5名還被關押在肯亞的台灣人人權獲得適當尊重。他也認為,中國將台灣嫌犯強行遣送至中國,將在國際人權紀錄上留下負面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