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兩岸電視節目交流的失衡狀態日益明顯。2012年台灣佔大陸電視節目出口數量的四分之一,陸劇出口金額的三分之一(34.6%)。台灣已成為大陸電視節目的最大出口市場!反觀大陸從台灣的引進的電視劇數量,近年已呈現大幅衰退現象。
同樣地,陸劇在台播出的平均收視率表現越來越好,從2008年0.10持續成長,至2013年已達0.17。若再比較台灣2013年度主要境外劇收視率前十名的數據也可發現,大陸劇這幾年的表現相當突出。若再考量到2015年以後,多部陸劇如《後宮甄嬛傳》、《羋月傳》和《琅琊榜》接續引發的收視熱潮,以及它們雖經多次重播,每次都還有相當可觀的收視率而論,我們更不應該在小覷陸劇在台灣的競爭力。緊接著,中視今年播出大陸的《花千骨》、中天電視播出《何以笙簫默》,陸劇再度在電視黃金時段獨領風騷。無怪乎,台灣的電視台從無線到衛星,競相購買陸劇並在黃金時段播出,無形中也擠壓了台劇的投資製作和播映空間。
台劇去哪兒了
大陸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在2015年的一則相關報導裏,提出一個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陸劇多年佔據台灣黃金八點檔,讓人不禁產生疑問:台灣本地劇都去哪兒了?
的確,這真是一個好問題。台劇在對岸及本地市場都逐漸落入前所未有的不利地位,除了大陸對引進和播出台劇的種種政策和市場因素所致,也因與台灣處於競爭關係的其他來源國,特別是南韓的引進劇競爭力提升,以及大陸國產劇進步速度驚人。此外,2000年以來,處於崛起勢頭的大陸電視劇產業發揮了強大的磁吸效應,吸引不少台灣資深編劇、演員赴大陸發展,而且他們在大陸的戲劇作品「回銷」台灣亦無任何障礙。同時,因台灣經濟持續低迷,廣告市場不振與分食者眾,來自政府部門的電視劇補助又形同杯水車薪,乃形成陸劇持續高飛、台劇持續低落的惡性循環。
大陸對境外業者或產品進入大陸市場有著相當嚴格的審核及管理。2000年元月,廣電總局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引進、合拍和播放管理的通知》,強調除經廣電總局核准,晚間7時至9時半不得播出引進劇。到了2004年6月,廣電總局再制定《境外電視節目引進、播出管理規定》,明訂晚間7時至10時的黃金時段皆不得播映包括台劇在內的境外劇。
不僅電視台播出引進劇的時段與比例有所限制,引進劇的配額與長度同樣受嚴格限制。每個省級電視台一年只有20集的境外劇引進配額,全國所有電視頻道一年的境外劇引進時數總量則少於2,000小時。2012年2月,廣電總局再次下發《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境外影視劇引進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規定引進境外影視劇的長度原則上控制在50集以內,同時不得超過該電視頻道當天影視劇總播出時間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