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不知停損點在哪
戰時發生的一切在當時看來和在戰後往往迥然不同,戰後通常可以看得更清楚。領導人物的形象變化之大尤其如此。領袖的公眾形象在戰時常常失真,而且隨著勝負的潮起潮落而浮沉。
戰前,尤其是一度征服西方之時,希特勒形同巨人,他身兼拿破崙的戰略、馬基維里的狡詐和穆罕默德的激情。德軍第一次在俄國受挫,希特勒的形象就開始褪色。至二戰行將結束時,希特勒被視為不懂軍事的魯莽漢,他那些瘋狂的命令和愚笨無知大大成全了同盟國的勝利。德軍的一切災難均歸咎於希特勒,德軍的一切成就則歸功於德軍參謀本部。
對希特勒的這種描述顯然是不真實的,盡管其中也不乏某些真實之處。希特勒決非一個愚蠢的戰略家,恰恰相反,他聰明過人,當然他也逃不脫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命運。
他擅長出其不意,在戰略心理方面堪稱大師,並將戰略心理學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早在戰前,他就曾告訴同夥如何在挪威發動大膽的突襲,一舉佔領挪威,如何將法軍誘離馬奇諾防線。他比任何將領更清楚,怎樣才能兵不血刃,先期挫敗抵抗力量,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他洞悉對手的心理,將其玩弄於股掌之中,戰略藝術運用之妙堪稱史無前例。
希特勒常常與他的軍事專家意見相左,而事實又往往證明他是對的。專家的失策反映出他的高明,使其威望與日俱增。這樣的結果致使軍事專家在後來說話沒有份量,哪怕他們對戰況的看法更為正確。在俄國的戰役中,希特勒的缺點壓倒了他的天賦,一錯再錯導致了徹底失敗。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要忘了,身為戰略家的拿破崙也曾為自己的勝利而陶醉,在同樣的地點,希特勒也犯下了同樣的致命錯誤。
希特勒的致命傷在於他拒絕「停損」,在勝利的機會日趨渺茫之時,仍然執迷於進攻。
但這顯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協約國將領福煦、海格(Haig)和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決策者興登堡及魯登道夫最大的失策。這些人都是職業軍人。德軍在法國的潰敗很大程度上應歸咎於希特勒猶豫不決,遲遲不肯批准從法國及時撤退。這種態度也與當年的福煦如出一轍。關鍵的區別在於當年身處戰場的法軍將領(並非比較高明)對福煦並不俯首聽命,而在一九四四年和一九四五年,德軍將領卻不敢違抗希特勒的命令。
正是通過探究這種對希特勒的恐懼和德軍最高統帥部的內部矛盾,我們才能對德軍戰略計畫受挫的原因做出真實的解釋。希特勒的戰略直覺和德軍參謀本部的戰略運籌結合在一起,本當產生壓倒一切的力量,但是雙方衝突所產生的致命矛盾卻成了他們對手的大救星。
從兩個歷史事件來看,包括準備用來攻打英國,結果不曾實施的代號「海獅計畫」,以及攻打蘇聯的「巴巴羅沙」行動,都可以看到希特勒的個人特質在影響著整個德國勝敗的命運。
*本文節自《戰敗者的觀點:德軍將領談希特勒與二戰時德國的興衰》,八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