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觀點:美中對峙下,台灣的產業經濟如何全球化∕數位轉型?

2019-04-09 07:10

? 人氣

2月25日美軍作戰艦與補給艦各1艘,由我國西南海域向北航經台灣海峽。美海軍表示,這次例行穿越符合國際法,顯示美國捍衛印太地區自由航行的決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則在2月25日說,反對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

筆者觀察,美中兩國似乎不斷藉由臺灣來表達彼此間的不滿,相互嗆聲!讓臺灣腹背受敵,政府及民眾似乎壓力不小。

2.對內:政治惡鬥、景氣不佳

國內由於貧富差距加劇,加上年輕人及南部農民、勞工族群收入已達生活底線;除了與高收入者形成「所得對立」外,加上少數媒體的操作,以致造成「社會紛擾但不衝突」。加上藍綠的政治惡鬥,民粹、意識型態及少數新聞媒體報導的過度渲染,造成民眾、政黨支持者對兩岸政經議題的看法似乎漸趨「極化」?!

 筆者以為,臺灣既受益於全球化,也避免不了全球化的後遺症,在這次2018年地方大選展露無遺,但怎麼應用「共享經濟」的理念因勢利導,創造一個「新社會」,勢在必行?!

美國國防部發表美軍雙艦穿越台灣海峽(Facebook U.S.Navy/作者提供)
美國國防部發表美軍雙艦穿越台灣海峽(Facebook U.S.Navy/作者提供)

2020總統大選的主要議題將會是甚麼?

第1個問題,如何讓民生(指大眾)經濟振興起來?

第2個問題,如何讓產業經濟振興起來?

第3個問題,臺灣如何選擇出路?

第1及2個指的是,要走的路是「安和樂利」或「產業發達」路線?安和樂利係偏向在地滿足充分就業,產業發達偏向和全球產業鏈接軌,追求量的提升。

又,第3個又關係著第1及2個問題,究竟是要追求「全球化」或「在地化」或「區域化」,也關係著台灣的政治走向?!

筆者認為,韓國瑜市長選擇第1及3項:「臺灣安全·人民有錢」。而蔡英文總統則選擇第2及3項:「臺灣安全‧經濟繁榮」。

從全球到在地?前經建會主委陳博志教授曾寫過「台灣經濟戰略:從虎尾到全球化」一書,為何會有倒過來的寫法?這代表著一種趨勢或潮流?!英國劍橋大學資深學者芬巴爾·利夫西(Finbarr Livesey)也寫過「後全球化時代:世界製造與全球化的未來」(From Global to Local)一書,皆率先預告未來的走向。

筆者認為,或許可以試著勾勒其間關連:在地→在地全球化→全球化→全球在地化→在地化,不斷地回饋。

以上的「在地全球化‧全球在地化」之過程,可以在麥當勞(McDonald's)、肯德基(Kentucky)等國際連鎖店之經營發展見到端睨。它們起初係由美國發展到國外都市,原來是隸屬美國總公司的「自營店」,但後來又發展為當地業者經營的「加盟店」。重點是,終究回歸當地人經營,全球與在地融合變成當地生活的一部分。

全球化、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應以培育具專業、多元性、多面向、能掌握國際事務動態的未來菁英為目標。(圖:行政院提供)
全球化、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應以培育具專業、多元性、多面向、能掌握國際事務動態的未來菁英為目標。(圖:行政院提供)

筆者以為,台灣政壇有一陣子(蔣經國時代、李登輝時代),臺灣政治人物似乎「非」海外歸國學人不可,可是終究當地政治人物也會生長出來,韓國瑜、柯P皆然?!

如何運用數位科技達到「在地全球化」、「全球在地化」?首先分析現今世界經濟風貌是甚麼?其實,從1970年代就開始逐漸形成當前世界經濟的様貌:

1.數位 (Digital)科技發展

最主要的特色是指數式成長,數位爆炸式發展,以及重組式創新。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潮流

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都商品化,不管金融、技術及勞動等都是商品,如此就可利用「價差→套利」。如此則造成全球市場的「旣整合又分裂」,貨物雖然可以全球流通,卻又造成社會經濟的兩極化。

筆者認為,兩岸經貿交流是在全球化與兩岸關係對抗/合作下來進行。一方面,中國的市場對美國、台灣形成一股強大的吸力,尤其是在IT(資訊科技)與全球化的分進/合擊下,美國金融資金正在追求全球套利。而「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可使Made in Taiwan的在地生產全球化。另一方面,目前兩岸的政治對抗及美中軍事對峙,不禁令臺灣民眾對兩岸經濟、文化等交流存有極強烈的國家安全顧慮;應如何在政治與經濟取得「動態平衡、整合及未來思考」

*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及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