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本遺址》蘇花改工程旁 先民驚現最早的「台商」

2016-05-29 09:00

? 人氣

所謂的考古發掘,並非任意「挖寶」,而是透過系統性地發掘與記錄,重建過去人類的生活。一般是開挖成長寛各4公尺的「探坑」,探坑與探坑之間約有1公尺的「界牆」,然後再以10公分為一層,依序往下發掘,再逐層詳細記錄各層位所出現的現象與文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考古團隊在檔土鋼構牆中搶救.挖掘.並仔細地紀錄現場.(陳明仁攝)
考古團隊就在架設型鋼防護牆落墩坑內進行考古發掘及記錄,當發掘告一段落後,橋墩就矗立起來,壓在先民的遺址上!(陳明仁攝)

對照漢本遺址搶救發掘,根本無法按照標準程序作業,探坑就是橋墩落墩的大坑,界牆就是墩坑的縱切面,為了安全就直接以型鋼交錯立牆防護,考古團隊為了研究及記錄縱切面內容,只能在鋼牆的縫隙中發掘,也就是在危險空間中與時間賽跑。

中研院考古團隊發現漢本遺址有兩個文化層,第一層挖掘到距今900到1600年前的金屬器時代遺址,和新北市八里十三行文物很類似; 下層的第二個文化層,出現距今2000年前遺址,則是和花蓮縣花岡山遺址類似,可能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的聚落。

上推距今2000年 可比漢朝、羅馬

這個古老的聚落,年代可遠溯到距今1000至1800年前,陸續發掘出的遺跡,甚至可以上推至距今2000年以上,也就是說當西方羅馬帝國與中國的漢朝、三國魏晉等朝代各自歷經興衰起伏之時,東部先民們也在開拓寶島的土地。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考古團隊負責人劉益昌教授在現場.心情複雜且悵然.(陳明仁攝)
負責主持考古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教授,從十三行文化到漢本遺址,再一次見到為了經濟開發影響文化的情況,心情複雜悵然。(陳明仁攝)

負責主持考古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教授表示,第二個文化層深度有8公尺,是第一個文化層3公尺的2倍多,且長約300公尺、寬100公尺,是完整且豐富的遺址,相當罕見,而且對北台灣和東台灣的考古文化具有重要的突破和關鍵意義。

劉益昌教授指出,這兩個文化層都被大量土石掩蓋,推判兩個聚落都因為土石流掩埋消失,先前的聚落掩埋消失200年後,另一個文化又進到這個地方形成聚落,之後仍同樣遭土石流再度消失,原來「土石流」不只是現代的夢魘,也是先民的災難,一直以來就試煉台灣人的靭性。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對台灣古蹟遺址.發表一百多冊的古蹟發掘報告的劉益昌教授(陳明仁攝)
負責主持考古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教授,對於台灣古蹟遺址,發表一百多冊的古蹟發掘報告。(陳明仁攝)

另外,根據出土的金箔、瑪瑙、玻璃飾品、青銅器等,可稱之為「舶來品」,還出土了一枚唐高祖時期的「開元通寶」。推想先民們利用東部的玉石特產,精進了玉石精雕技藝,再利用這些藝品,換取或交易金箔、瑪瑙、玻璃飾品、青銅器等「舶來品」,而遺骸的骨骼的某些特徵,也顯示他們善於划船的特質。考古學家劉益昌認為,先民可能利用海洋從事航行且有貿易的行為,稱他們是「最早的台商」一點也不為過,從玉石的輸出角度來和台灣西部比較,現今被稱為「後山」的花東地區,其實在當時是「前山」,是台灣貿易的重鎮。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宜蘭丸山遺址玉飾-高超的玉之採製技術.貿易價值.與漢本先民情況類似.(陳明仁攝)
宜蘭丸山遺址出土的玉飾,擁有高超的玉之採製技術與貿易價值,與漢本先民出外貿易的情況類似。(陳明仁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明仁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