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中葉乾隆年間,當時八里是繁榮港口,傳說因為當時有十三家船頭行集市於此,因此被稱為「十三行」。十三行古蹟在1957年由台大考古系教授林朝棨發現後,經過短期挖掘,將這裡的文化稱為「十三行文化」,經過鑑定約為2300年前,屬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如今漢本遺址雖然受到重視,卻又面臨要搶救的危境,作為台北地區史前文化代表性的十三行遺址,也重現其重要性。
十三行文物挖到遺物很豐富,包括唐末的中國錢幣、來自台東的黃金,以及玉器、石器、金屬品、玻璃製品、骨製品、生態遺留、和最珍貴的十三處墓葬,除了陪葬品外,所見的葬式有側身屈肢葬及直肢葬兩種葬式,並且有相當罕見的無頭葬。
台灣先民 進入鐵器時代的重要證明
最重要的是挖到一座煉鐵坊,代表著台灣先民進入鐵器時代的證物,在東南亞是第一次發現,證明平埔族有很高的文化,也是史前時代在台北地區唯一僅存的代表遺址。豐富的遺留資料,對於華南、台灣、甚至東南亞族群互動關係的瞭解,有相當的重要性。
十三行遺址是一處年代延續至少1000多年的史前聚落遺址,相當於中國的唐、宋時期,甚至更晚。出土的鐵器標誌著台灣的史前文化已由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可以說是台灣史的重要里程碑,卻靜靜地矗立在淡水河口,也甚少有民眾前往參觀。
除非原址全面保留,任何搶救文物的方式,都只是破壞。就如同十三行遺址保留的部份,雖然成立「十三行博物館」,但只佔整個遺址9分之1左右,但為了建設,古蹟的保存被破壞,似乎成了不得不然「必要之惡」。
十三行博物館 不得不做的遺憾
也緣於此,成立十三行博物館背後,被形容是個「幸福又悲哀」的故事。當時為了興建污水處理廠,用飛快的速度搶救遺址,如今的污水處理廠蛋形處理槽底下,才是十三遺址的精華區,政府在污水處理廠旁興建「十三行博物館」,全館建築設計都呈現17度的歪斜,特異設計傾斜不正八角塔,以高聳大片尖銳角度的清水模牆面,建築師藉此呈現出被毀壞的遺跡,以及隱喻考古現場無法重現,無法還原歷史真相的蕭然意境,也讓這座「沉默的博物館」,繼續在淡水河口儲藏著關於台灣歷史的珍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