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專訪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鏡頭下的青春與國族認同

2019-04-19 17:30

? 人氣

很難想像,曾經那麼頹敗的女生,最終能靠自己的力量大聲喊出「我是台灣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受到大學導師、政大廣電系教授郭力昕的啟發,傅榆開始疑惑:「解嚴這麼多年,為什麼會沒有同為一個國家的歸屬感?」紀錄片處女作《大家一起照鏡子》就是從深藍與深綠家庭的意識形態出發,後續的《藍綠對話實驗室》還紀錄了兩岸四地學生的針鋒相對。

透過拍片持續摸索國族認同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原本是《藍綠對話實驗室》的續集,傅榆秉持理解與交流的初衷,跟著台灣人陳為廷與中國人蔡博藝穿梭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持續摸索自己的國族認同。她漸漸理解:「我害怕的這些人這麼討厭國民黨是有原因的。」傷痕不歸咎於「說閩南語的人」。

傅榆為了瞭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曾觀看紀錄片《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這是一九五○年代台灣左翼青年反抗國民黨政府的故事。在影片的光影流轉中她發現,原來受國民黨迫害的不只本省人,「像我這樣不會說閩南語的人也遭殃。」

傅榆紀錄片中的主角:淡江大學陸生蔡博藝(左)和台灣社運青年陳為廷(右)。(翻攝自YouTube)
傅榆紀錄片中的主角:淡江大學陸生蔡博藝(左)和台灣社運青年陳為廷(右)。(翻攝自YouTube)

拍攝《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中蔡博藝的片段時,傅榆深切地感受到來自共產黨的壓力:「我要不要拍這段呢?如果拍了要剪進去嗎?」自我審查一點一滴地穿透言論自由,她激動地說:「我們為什麼需要自我審查?因為真的有人在監視。」

這些關鍵時刻都讓傅榆意識到:「本、外省都是台灣人,不該成為敵人,大家真正該反抗的對象應該是壓迫人民的政府。」因兩岸分治,台灣與對岸形成兩種不同的意識型態,宛如平行世界,因此她愈來愈希望台灣人可以互相理解、認識,共同為了生活在台灣而努力,一起捍衛生活的自由與權利。

傅榆看似尋求和解,但她認為統獨不是假議題,反而需要爬梳以面對過去複雜的歷史。「這就是『轉型正義』啦!但這已經是個標籤,我只能換句話說。」她認為,當雙方都自認被傷害,卻又不嘗試理解對方下,問題仍十分難解。講到這裡,她語氣急促又緊張。

傅榆好不容易在英雄的視野中找到解答的契機,期待兩岸三地公民社會激盪出的反高教遊行、反媒體壟斷、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革命等社會運動,能形成一股共同團結、反抗的力量,但偶像卻跌落神壇,「這好像跟我想的不太一樣。我不知道我的拍攝該怎麼繼續進行。」

讓英雄與惡魔都留在電影裡

「一切都是我一廂情願。」她試圖從他們身上找到答案,卻遺失了自己。蔡博藝將民主的希望寄託在台灣、陳為廷將改革的夢想寄託在選舉,而傅榆將國家的未來寄託在兩人身上,以為社會運動就能解決問題。

最後,三個人都失敗了,因為他們把答案放在別人身上。

如同台大社會系教授劉華真所說:「趕快忘掉三一八。」傅榆切斷所有的依賴與眷戀,從傷痛和榮光中走出。不再自卑、不再畏縮,也不再覺得自己很渺小。仨人的青春已經完結,英雄與惡魔都留在電影裡,留下來的人必須努力踏實生活。

當記者問到:「變得更有力量了嗎?」傅榆帶著甜甜的微笑說:「看不出來嗎?」這是她在受訪過程中第一次有了表情的變化並綻放笑容。

儘管部分獨派人士仍將她貼上省籍標籤,以為她拉著台灣、中國和香港的年輕人對話,是擁抱大中華思想、捍衛中華民國,傅榆仍相信:「我們之間仍有可能減少誤解,找到共識。」這是記者第三次遇見傅榆,她終於不再哭了。

傅榆小檔案
出生:1982年(37歲)
學歷:政治大學廣電系、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
主要作品:《藍綠對話實驗室》、《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不小心變成總指揮》、《完美墜地》、《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不曾消失的台灣省》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