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在華人電影藝術的殿堂金馬獎上此話一出,靠著電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拿下最佳紀錄片獎的36歲台灣導演傅榆,縱使內心抱著很大的堅持,卻也讓她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
憤怒的留言宛如潮水般蜂擁而至,一時間,傅榆成為中國大陸網友們的箭靶,個人臉書湧入許多不理性的留言。此外,部分台灣人也批評她這樣發言「破壞兩岸和平」,更有人批評她「毀了金馬獎」。
一點就著獲獎感言
而在成為眾矢之的之餘,傅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初衷,同時成為了網絡討論的對象。傅榆在隨後的臉書留言上指出:「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公民社會存在著大量的誤解與仇恨,這是長期累積下來的事實。我的創作就是想處理這個問題。如今這個場面,不見得是結果,而或許能是另一場對話的開始」。
來自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華僑背景家庭的傅榆,生於台灣長於台灣,自小面對「身份認同」的不確定性,讓她常常在內心有所自我防衛。直到進入大學後,慢慢接出不同政治思想,才讓她對台灣認同漸感清晰,2006年起拿起鏡頭,開始拍攝紀錄短片,刻畫寶島台灣的一景一物。
在過去,傅榆都以紀錄短片為主,對她來說,這部《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長紀錄片,是她自己親身觀察台灣社會運動七年以來的心血結晶,其中更包含一位中國大陸來台交換生與台灣社會運動學生間,獨特卻又相知相惜的友誼。
電影是什麼背景?
2008年,台灣總統選舉迎來相當不一樣的局面。國民黨的馬英九,靠著民進黨執政下的低迷不振,成功以765萬票,擊敗對手謝長廷,讓國民黨重新贏回政權。
台灣前副總統,現任國民黨黨主席的吳敦義在接受BBC中文訪問時,依舊記得當時的景象:「就任當天,中國共產黨發來賀電,邀請我們10月時造訪北京。我們後來10月一齊過去,跟中國大陸當局談了很多,時任副總理王岐山、還有王滬寧、戴秉國與王毅等七位高官一一列席」。
吳敦義對BBC中文記者憶起,他對時任中國主席胡錦濤,背誦了禮記的《禮運大同篇》,強調和平重要外,還稱雙方「無所不談」。從貿易公平到外交休兵,宴席上觥籌交錯、好不快樂。吳敦義再說:「國民黨也在場表示要歡迎『陸生』來台,讓新一代年輕人,在學校裏一起讀書,相互了解」。
4年後的2012年,台灣正式對中國大陸打開留學生的門,自此陸生來台成為兩岸年輕人接觸的新起點。當時畢業於甘肅省蘭州市內高中的蔡博藝,抱著「試膽」的心情,來到她心目中所謂的「寶島」想要一探究竟,成為首批「敲門磚陸生」。
隨後在2012年底,台灣即發生「反媒體壟斷」的社會運動,當時BBC中文也曾對此報導,活動吸引到了傅榆,讓她決定跟拍活動的領袖,在台灣清華大學唸書的學生陳為廷。
同時,她也注意到陸生蔡博藝,會參加「六四學運」在台紀念外,還對於台灣對抗土地徵收的「保護家園正義」等社會運動相當關懷,讓傅榆最終一起跟拍這兩位來自政治體制大相徑庭的兩岸,卻又同時對於社會議題關注的「奇特學生」。
社會運動的本質
就在2014年3月,台灣發生震驚世界的「太陽花學運」,當時的學生領袖陳為廷等率領學生們佔領台灣立法院議場一夕成名,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學運同時也被中國國台辦定調是「學生暴動」,下令不准任何大陸留學生參與。
不過蔡博藝還是大膽地戴著口罩,以觀察者的身份出現在抗議會場,當她看著台灣立法院議場被噴漆「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心中有無限感慨。最後蔡博藝還悄悄地被陳為廷等學生領袖帶入議場內,陳為廷對著傅榆的鏡頭調皮地說:「習主席、習主席不好意思!」
從2012年掌鏡以來,傅榆紀錄了陸生蔡博藝與台灣社運學生陳為廷,三年多下來如何從彼此互不認識,到最後成為相互患難的好友。當然兩人的社運目標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對於蔡博藝而言,社會運動才證明了「人類真正活著」。她在紀錄片中說:「社會運動是民間可以反抗政府很重要的手段,我自己認同這樣民主價值」。
蔡博藝這樣參與社運,自然成為國台辦的眼中釘,她說:「她在台灣寫了篇文章,台辦的人就很生氣地衝到她大陸家,她回去後馬上就被有關部門找喝茶」。傅榆的鏡頭,則是單純做好了旁觀者的角色,把她一度與家庭「鬧革命」的鏡頭捕捉下來。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台灣學生都對蔡博藝這樣態度的買單,她在後來決定投身台灣淡江大學學生會長選舉,引發些許爭議。反對的學生認為,蔡博藝的參選有「國安爭議」,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她,終究在擔憂聲中被迫退出選舉,紀錄片忠實呈現當下的無奈。
獨立個體的尊重
紀錄片本身分為三個部分,除了陳為廷與蔡博藝,更重要的是還有導演傅榆自己。從小就對身份認同感到困惑的傅榆,被歸類為非中國大陸的外省人,因為不會說台語,一度遭到同學欺負。
就在長大求學的過程中,傅榆慢慢地去了解,每個個體其實本質各有其不同,自己不用過度解釋背景,只要認同當下存在的主體性即可,進而影響到她政治思維。她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曾提到:「我們都希望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有沒有可能不那麼仇視中國人?」
她同時提到:「中國、香港與台灣之間逐漸形成一種趨勢:享有共同利益的政商集團越趨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形成了一股跨海峽的、有可能箝制台港民主自由的勢力。如果我們想要抵抗這樣的力量,是否有可能在尊重彼此獨立的前提之下,同樣加強中、港、台之間,人民力量的連結?」,促使她持續拍攝紀錄片的決心。
事件過後,傅榆對BBC中文記者表示最近真的不便受訪,也許再過一段時間吧。一場尋求自己,與台灣個體認同的紀錄片,變成全中國大陸網絡瘋傳的議題,似乎讓她難以想像。但這電影,或多或少更紀錄兩岸學生的相互理解。
一部社會運動的政治紀錄片,終究難逃被貼上政治化的標籤。雖然傅榆想闡明,這是部紀錄青春的紀錄片:「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錯。我們可能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身上,這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也有可能發生在國家對國家」。
但無奈的是,在現今兩岸三地間的政治詭譎下,傅榆口中「每個獨立個體的尊重」,想必一時半刻,是很難有真正的解答。
原文、圖經授權轉載自BBC中文網
責任編輯/陳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