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過去提出「4年2萬戶,8年5萬戶」公共住宅政策,興建目標卻不斷下修,遭質疑政策跳票。對此,台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今(23)日表示,「8年5萬戶」當時只是一個政見,沒有詳細評估,柯文哲當上市長後採比較務實的做法,8年興建的公宅戶數約2萬1千戶,其餘戶數則用多元方式填補,包括「租金補貼」等方式,換算下來柯文哲8年任期約有4萬4700戶。
柯文哲公宅政策爭議不斷,4年前第一任任期結束時,公宅戶數僅約1.9萬戶,而今(23)日都發局進行工作報告中指出,「多元興建公宅」目標為2萬1600戶,「既有公宅」5304戶、「租金補貼及包租代管」則為1萬8600戶,總共約4萬4700戶。
其中所謂「租金補貼」機制,最初為內政部營建署推動,而後台北市建立分級機制,補貼金額由3000至1萬1000元,由中央和北市府共同分攤。
黃景茂表示,「8年5萬戶」當時只是一個政見、理想,柯文哲在選前找學者評估,不過當上市長發現不可以將現有公有地都蓋公宅,還需要做公園等利用,是比較務實、實際的做法。
計算納入補助引疑慮 都發局:也是居住正義的一環
對於租金補貼也納入計算,外界質疑是否有有灌水的疑慮,黃景茂對此否認,強調住宅法也是推多元方式,包含租金補貼、興建等。而租金補貼戶納入公宅數字的部分,因為這些本就是民間房屋,通過政府提供補貼讓民眾有房子居住,也是居住正義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