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0就職前,有論者以「一百字戰略」形容蔡英文總統對應兩岸關係的法寶;三十分鐘就職講話,蔡英文用了三百一十八個字,描述未來任期她對兩岸關係的願景和努力,並呼籲「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然而,只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避開「九二共識」的既成語詞,能否得到北京的正面回應,未必能全然樂觀。
繞個彎,迴避九二共識「敏感詞」
以三百一十八字的兩岸論述,但全篇近六千字的講稿不到二十分之一,表達「維持現有機制和既有政治基礎」的蔡英文,或許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對比十六年前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前總統陳水扁在五千多字講稿中,以七百五十八字敘述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相對而言,用力實在不可謂大。蔡英文肯定「既有基礎」,陳水扁亦然,當年陳水扁除了宣示「四不一沒有」之外,在「既有基礎」上,要處理的是「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十六年過去,「九二共識」都成了民進黨的「敏感詞」,遑論「一個中國」。
但不論如何,蔡英文還是超越自己一小步,她用了更多字形容「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不談共識,但肯定「共同認知與諒解」,求同就是「一個中國」,存異就是「各自表述」,基本就是「九二共識」的內涵;在依照憲法之外還有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相關法律,處理兩岸關係,上述憲與法之前提皆是「兩岸未統一前」(也是一中原則),然而,兩岸關係絕非說文解字就能推進,蔡英文繞一個大彎的說法,美方或許可以接受,但重點還在於北京的接受程度。
東海南海爭議,照抄馬英九
可以和陳水扁、馬英九對照的,不只兩岸關係,在區域和平與國際參與上,除了「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強化與東協和強度的合作之外,蔡英文和馬英九看不出不同,猶有甚者,蔡英文宣示「我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總統,我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對於東海及南海問題,我們主張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簡直照抄馬英九於二0一四年的主張。
在人權方面,陳水扁和馬英九都著墨不少,當然,兩任總統十六年,已經讓國際人權兩公約入法,在廢死猶未成為社會共識前,蔡英文略過不表,也不必過於挑剔,陳水扁在府內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蔡英文則宣示要成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陳水扁談「綠色矽島」,蔡英文則承續馬英九的「政績」,接續要在行政院下設「能源和減碳辦公室」,這些任務編組的委員會或辦公室,能發揮多大作用?目前看不出來,就像蔡英文宣示要為年輕人打造更好的國家、要帶領台灣經濟轉型,連口號都不生動,遑論具體辦法;最具體的,還是年金改革,不過,她重申競選時的政見,要召開年金國是會議,根據過去二十多年,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兩任總統二十年的經驗,除了修憲,國是會議沒達成任何任務,但不論如何,終究是表現了「想解決問題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