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非爾專欄:烈日灼身拍出蘇聯大清洗前夕悵惘

2019-04-28 05:50

? 人氣

米亥科夫因《烈日灼身》名利雙收,卻因《烈日灼身II》,遭影迷同聲譴責。(取自臉書Nikita Mikhalkov粉專)

米亥科夫因《烈日灼身》名利雙收,卻因《烈日灼身II》,遭影迷同聲譴責。(取自臉書Nikita Mikhalkov粉專)

上個世紀,《烈日灼身》在俄羅斯獲得空前絕後的成功,至今的票房紀錄還沒被打破,在海外也獲獎無數;到二十一世紀,米亥科夫卻搬演出《烈日灼身II》,這回全球影迷同聲譴責。

俄羅斯電影在西方沉寂了半世紀,一直等到蘇聯晚期才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和尼基塔.米亥科夫(Nikita Mikhalkov)接連在義大利人協助之下,重新站上世界舞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愛的奴隸觸動義俄合作佳話

米亥科夫的父親是俄羅斯家喻戶曉的詩人謝爾蓋.米亥科夫(Sergey Mikhalkov),先後三度為蘇聯國歌及俄羅斯國歌填詞。挺有意思的,塔可夫斯基的父親是另一位著名詩人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Arseny Tarkovsky)。

米亥科夫是在1950年代末以演員身分入行,在這個圈子裡奮鬥快10年才開始拍些短片,顯露出編劇、導演的志向。70年代他接連編導了3、4部頗受好評的長片。其中刻畫無聲電影時代女明星私生活的《愛的奴隸》(Slave to Love),饒富新意,在義大利上映的時候,深深打動為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寫過《洛可兄弟》(Rocco and His Brothers)、《浩氣蓋山河》(The Leopard)等經典巨作的編劇名家達米科(Suso Cecchi d'Amico),以及陪她看電影的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這2位電影前輩太喜歡《愛的奴隸》,甚至刻意去俄羅斯結識這位導演。

20190425-電影《愛的奴隸(Slave of Love)》,導演為尼基塔.米亥科夫Nikita Mikhalkov。(取自臉書Nikita Mikhalkov粉專)
電影《愛的奴隸(Slave of Love)》,導演為尼基塔.米亥科夫Nikita Mikhalkov。(取自臉書Nikita Mikhalkov粉專)

結果演變成影史上的一段佳話,達米科主筆操刀為米亥科夫改編契訶夫(Anton Chekhov)的短篇名作〈帶小狗的女士〉(“The Lady with the Dog”),拍出了《黑眼睛》(Dark Eyes),由馬斯楚安尼擔綱主演。劇情敘述19世紀有個義大利男人,偶然迷戀上神祕俄羅斯貴婦,拋棄一切天涯相隨的離奇遭遇。這部電影在87年坎城影展大出鋒頭,馬斯楚安尼得到最佳男主角獎。雖然最後在金棕櫚大獎競逐上輸給《惡魔天空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但仍被視為影史上最有韻味的名作之一。

用電影承載的沉痛歷史情懷

米亥科夫從此打開國際知名度,到91年以《蒙古精神》(Urga)在威尼斯影展勇奪金獅大獎,讓他有機會用比較充裕的資源籌拍接下來的《烈日灼身》(Burnt by the Sun)。

故事是1936年夏天,蘇聯政治大清洗的前夕,開國元勛柯托夫上校與妻兒家人在鄉間別墅悠閒避暑,殊不知可怕的命運已經來到門口,祕密警察即將來逮捕這位到此為止都對革命相當自豪的軍區司令,讓他可能成為接下來兩年慘遭史達林(Joseph Stalin)整肅的70萬亡魂之1。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