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企業寶僑靠「跳躍」,累積知識經驗,不死守單一領域,從「機器工程」跳至「消費者心理學」,再跳至「有機化學」,願意把新事業擺在舊事業之前,才能造就現今的榮景。
掀起下一波浪潮
一九三○年代,寶僑的製程已經進步到產業巨擘的水準,靠著高速的攪拌與冷卻,幾小時內就能製造出肥皂,不再需要耗費數日。然而,寶僑依舊是一家傳統肥皂商,使用和十九世紀一樣的原料,依循古法製造:在高溫下混合動植物油脂、水與鹼基。
此類「天然」肥皂含長鏈脂肪酸,常見的問題是碰上含有鈣、鎂等大量礦物質的硬水時,清潔力就會減弱,而且肥皂會留下像浮渣或凝乳狀的殘留物,這個問題不只困擾消費者,也讓寶僑的工程師束手無策。
一九三一年四月,寶僑的製程工程師羅伯特.A.鄧肯(Robert A. Duncan)到歐洲出差,負責「學習任何與製程或產品相關的事。」鄧肯在德國聽說一種在實驗室製成的合成皂「依捷邦」(Igepon),據說是「良好的潤濕劑(wetting agent)與不錯的清潔劑,不受硬水影響,還能耐酸」。
寶僑的工程師取得依捷邦的樣本後,發現他們有辦法合成類似的鏈狀分子,一端與油結合,一端與水結合,也因此能夠分解油漬,接著由水帶走。由於沒有脂肪酸鏈,所以不會在硬水中形成水垢。
一九三三年時,寶僑推出名為「Dreft」的烷基硫酸鹽合成清潔劑,一年後又推出第一款合成洗髮精「Drene」,但寶僑內部立刻出現擔憂的聲音,主管擔心新產品會搶走重點產品象牙肥皂的銷售。
然而,董事長威廉.庫伯.寶特(William Cooper Procter,寶僑最後一任家族管理者)堅定支持開發合成清潔劑,他對員工說過一段令人難忘的話:「這東西〔合成清潔劑〕或許會摧毀我們的肥皂事業,但如果肥皂事業注定被摧毀,最好由寶僑親自動手。」
從外界的眼光來看,在寶僑長遠的公司史上,有一個突出的管理行為:不怕「自我蠶食」(self-cannibalization,譯註:又譯「自我吞噬」,指新產品造成舊產品銷售下降)。
「自我蠶食」是一種反直覺的策略,抗拒是很自然的事。主管通常會擔心公司低利潤的新產品與新服務,可能直接影響原有產品的銷售。錢應該投資在顯然最有利可圖的領域,不該降低公司的整體獲利。然而,賈伯斯(Steve Jobs)說過一句被引用千百次的話:「如果你不搶自家市場,自然會有別人來搶。」
劃時代的產品汰漬
寶僑的研究團隊辛苦熬了十年,超過二十萬小時枯燥無味的實驗,努力尋找正確配方。一九四五年,拜爾利終於發現三聚磷酸鈉(sodium tripolyphosphate, STPP)是理想的增強劑,成功得出效果絕佳的配方。最終產出了寶僑劃時代的產品「汰漬」(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