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只要會抗爭,國民黨就能成為「進步」政黨?

2016-06-02 06:30

? 人氣

林全新內閣首次施政報告並備詢,國民黨首次進行「焦土抗爭」,民進黨也首次嘗到被抗爭的滋味。(陳明仁攝)

林全新內閣首次施政報告並備詢,國民黨首次進行「焦土抗爭」,民進黨也首次嘗到被抗爭的滋味。(陳明仁攝)

國民黨六月一日抗爭初體驗,在閣揆首次施政報告那一天,發動群眾包圍立法院,學習和人民站在一起,然而穿幫也很快,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吳育昇一句「蔡英文既然沒結婚,沒辦法出閣,國民黨就要讓他倒閣!」一句單身歧視的話馬上就將國民黨打回原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歷史上這樣穿幫的場景不少,法國哲學家托克維爾也曾經擔任下議院的議員,在1848年革命時,民眾闖進下議院,旁聽席一位革命分子手持毛瑟槍比著議員們,托克維爾自己後來懷疑為什麼沒被嚇到,然後他腦中突然靈光一閃:「那個人的毛瑟槍是1793年上膛的,他不是什麼槍手,是個模仿1793革命的演員。」真正的槍聲在上一次革命時已經發過了,現在發生的都是歷史的模仿,也所以才有了托克維爾那句名言:歷史經常重複,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不只是政治,許多後來的事都是歷史的模仿,而且都是拙劣的模仿。

事實上,國民黨這次真正的初體驗並非群眾抗爭,三一九槍擊案及連宋配敗選抗爭,是台灣政治史上人數數一數二的群眾抗爭,國民黨這次的全新體驗則是在立院發動焦土抗爭、杯葛林全上台,過去國民黨只要靠國會多數,就可以讓民進黨動彈不得,當國民黨成為少數,終於也在議場走上焦土對抗的道路。

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在中常會高度肯定藍委「奮勇爭先」,並希望未來有續航力,然而,議場中的焦土抗爭是必要的嗎?閣揆的施政報告一定要杯葛嗎?在民主國家少見的議事抗爭,在台灣一定是常態嗎?難道民主方式的朝野協商不能解決問題嗎?事實上,國民黨是箭在弦上不發不行,因為歷史的劇本早就寫好了。

2012年民進黨為了反美牛,曾經連續五天四夜在議場焦土抗爭,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曾在《大局,承擔》一書中說明原委指出,馬英九當年勝選,選舉期間有美中介入的深刻斧鑿痕跡,選後美牛果然立叩關,民進黨必須對外擋住美國壓力,但台灣對美關係事關重大,因此不能激烈衝突,經過民進黨拿捏分寸的抗爭手法則是「占據主席台、夜宿議場、癱瘓立法院議事」的焦土抗爭。

事實上,那次激烈抗爭後,民進黨最後還是同意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同意瘦肉精可作為牛隻飼料添加物,主因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通過新的國際標準,讓民進黨找到下台階終止抗爭,當時也通過附帶決議,採牛豬分離原則,亦即,僅開放含瘦肉精牛肉進口,豬肉則不予開放。

這一段歷史過程是不折不扣對國民黨的邀請,有了「牛豬分離」決議鐵的事實,再加上民進黨「拿捏分寸」的抗爭前例,以及新政府尚未上台就有多位閣員表達美豬非進口不可的言論,國民黨六月一日如果按兵不動、未在國會議場採取抗爭,不但會被藍營選民視為妥協,還會被民進黨譏嘲為「無用」,就如契可夫曾經寫過的,如果小說中出現槍枝,最後一定會擊發,台灣這二十年的政治史就是「抗爭抗爭再抗爭」的高度暗示,劇本早已寫好,就等改朝換代輪班上演。

作為歷史先行者,民進黨沒什麼好抱怨的,權力只要爭取到了,就是人人有份,不能怪別人搭便車;然而,國民黨未必佔到便宜,當抗爭的劇碼啟動,眾黨平等,國民黨存在的核心價值為何?目前仍看不到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