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馬政府時期提出自經區構想,因外界質疑聲浪不斷,無疾而終。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重新提出,在議會答詢時數度強調是為了發大財,引發爭議;不過,財政部等相關部會,先前即以恐有洗錢、洗產地等疑慮,強烈反對。
自經區是經濟特區概念,南韓也推出仁川自由經濟區,作為拚經濟策略之一,但各國政經環境差異,特區內涵也不同。台灣因國際處境特殊,在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受阻困境下,20餘年來推出經濟特區或自經區的聲浪始終不斷,但因政策與執行面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始終是發展經濟策略上的爭議話題。
●自經區特別條例為什麼會出現?
自經區的全名是自由經濟示範區(FEPZs-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是前總統馬英九主政時期提出的「黃金十年」政策之一。
根據2012年經建會(國發會前身)公布的資料指出,南韓總貿易額已是將近台灣2倍,且正與其他國家加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若全數生效,至2025年時,南韓貿易額將會是台灣的3倍,不在區域經貿體系中的台灣,面臨加速被邊緣化危機。
當時的經建會認為,台灣應該仿效南韓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提出法規鬆綁及改善營運環境的5大推動策略,包含促進人員、商品與資金自由流動;開放市場接軌國際;打造友善租稅環境;提供便捷土地取得;以及建置優質營運環境等。
而自經區的營運模式是以「境內關外」為核心,業者除了可在示範區內建置廠房直接生產外,亦可透過「前店後廠、委外加工」的模式,吸引廠商加入產業鏈,透過免稅優惠強化產品競爭力。
●自經區特別條例引發兩極論述
自經區特別條例提出後,因牽涉大量現有法規修正,影響產業層面極廣,且涉及對台灣農業、醫療、教育、勞工與土地正義議題的衝擊,時任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允諾召開公聽會,針對討論結果進行修正。
不料,2014年5月,立法院聯席會議在混亂中處理自經區特別條例3條條文,引發極大反彈,在在野黨強力杯葛下,最終屆期不續審。
馬政府時代,經建會對外指稱,若自經區順利推動,將可促進民間投資上升,增加GDP並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也將創造醫療、農業及金融業等產業加值。透過「前店後廠」委外加工模式,有助引入產業活動,擴大企業營運利基,並帶動區外的產業共同發展。
不過,反對者認為,自經區所開放的各種「特區優惠」,雖對重點產業有所助益,但對區外的產業發展反而形成壓迫,而且政府也未提出相對應的配套措施。
此外,特區內的優惠待遇也將造成自由市場失衡,使得區內產業對區外產業在價格上進行打壓,導致特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