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伊朗部分退出核協定,美伊關係何去何從?

2019-05-20 05:30

? 人氣

而龐培奧的作風則屬另一個典型,其認為推翻政體的成本太龐大,可能導致伊朗陷入漫長內戰,長遠來看不利美國控制,因此偏好"更換領導人"的策略,也就是趁伊朗經濟低到谷底時,策動政變讓魯哈尼去職,隨後扶植一個親美的領導人,就像1953年美國中情局策動伊朗政變,推翻摩薩台好讓巴列維上台一樣。而這也是美國較為慣用的伎倆,拉美長年深受其害,後連非洲、東歐與中東等地也成了中情局的舞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他典型還有意圖令伊朗改變行為,例如撤除對敘利亞阿賽德政權、葉門胡塞武裝組織的支援等,程度較為溫和,因此當波頓與龐培奧等人暫時無法達成終極目標時,通常都會落入這個典型中。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川普看似霸氣十足,但每個舉措背後其實都有不同的典型在作用。例如此次取消石油豁免的舉措,就有短中長三種效果,首先伊朗基於國內的經濟壓力,勢必要回撤一些投注在敘利亞與葉門的資源,此舉將間接導致其勢力版圖縮水;再者是經濟受挫,本就薄如棉紙的里亞爾勢必重貶,導致伊朗國內的不滿升溫,從而危及魯哈尼的統治正當性,故其勢必要與美國談判,並做出巨幅讓步,否則長此以往,若非魯哈尼去職,就是伊朗爆發新的革命。

然而美國此舉風險極大,因為就伊朗國內的政治生態而言,魯哈尼算是溫和派的代表,美國費盡心機地逼迫魯哈尼,最後得利的只能是反美立場堅定的鷹派,而魯哈尼日漸強硬的反應也證實了這點。一旦美國逼過了頭,魯哈尼可能人都還沒坐上談判桌就被國內勢力政變下台,由強烈反美的鷹派領袖取而代之,美伊關係便更無可挽回。

 

伊朗的兩大反制策略

當川普在4月宣佈終止8個伊朗原油進口方的制裁豁免後,只有中國與土耳其提出強烈抗議,但兩國最後恐怕都只有妥協一條路,因為中國的主戰場仍是中美貿易戰,尤其川普日前突加關稅,中國若在此時涉足伊朗原油戰,恐將節外生枝;土耳其則更沒有喊價的籌碼,一來其無石油儲備,應趕緊省下談判時間來尋找新油源,二來艾爾多安剛在地方大選吃鱉,而經濟正是其致命傷,故眼下急需IMF救急,這也離不開美國批准。其實伊朗原油議題若操作得當,中土雙方或能反向為自己當下困境解套,只是風險相當高。

故基於以上情勢,伊朗眼下只能接受"檯面上"石油將會零出口的現實。而除了"表示要走私石油"這種虛招外,伊朗真正的殺手鐧在於另外兩個相當強硬的表態,一是由革命衛隊將領聲明:情況若繼續惡化,伊朗將封鎖荷姆茲海峽,阻絕世界原油運送;二是由魯哈尼在5月8日親上火線,透過國家電視台宣佈,同時通知中俄法德英五國的駐伊大使,伊朗將部分退出核協定,除非其他成員國協助伊朗對抗美國制裁,否則60天后將再度採取行動,倘若最後真無人做為,那麼伊朗將完全退出核協議,恢復提煉高純度濃縮鈾。但這兩柄殺手鐧看似銳利,卻也似乎難逃美國算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