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伊朗部分退出核協定,美伊關係何去何從?

2019-05-20 05:3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5月8日對媒體展示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的文件。(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5月8日對媒體展示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的文件。(美聯社)

近日美國打擊伊朗的力道加劇,從終止原油進口豁免上升到制裁伊朗金屬,意在逼使伊朗與美談判,也有敲打神權政體的效果。而針對美國的蠻橫行徑,伊朗以兩大策略還擊: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並宣佈部份退出核協議。美國舉措雖強硬,但其過於單邊的外交策略,將使美伊關係前景一片黯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緊逼伊朗,意欲何為?

縱觀歷史,美國之所以對伊朗如此強硬,並不僅是戰略考慮,還有根深蒂固的情緒在其中。1978年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親美的國王巴列維被迫流亡海外,大丟美國的臉;隨後長達444天的人質危機,更是在逼美國唾面自乾。此後不論經過多少總統,雖說程度有別,但深入骨髓的恥辱感始終在美伊關係中發酵,並在川普任內達到了巔峰。

自其上任以來,川普首先在2018年5月退出了伊朗核協議(JCPOA),並開始對伊朗實施對高級別的經濟制裁;隨後又在2018年11月宣佈,除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土耳其、義大利、希臘和臺灣外,從伊朗進口原油的國家也將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

撐過2018的風暴後,伊朗在2019所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美國首先在4月宣佈將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又在4月22日宣佈伊朗的原油出口豁免到期,往後任何國家從伊朗進口石油都將受美國制裁,沒有例外。此令一出,伊朗石油恐成零出口的狀態,可謂正中紅心。

石油,原油,伊朗煉油廠(美聯社)
伊朗煉油廠。(美聯社)

在此之前美國有過許多"虛招",例如退出核協議、宣佈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等,基本上都是立場宣誓大過實質效果。但石化產品撐起伊朗出口額的半壁江山,前五大出口國又正是中國、印度、韓國、土耳其與義大利這些本有豁免權的國家,美國這招釜底抽薪意在使伊朗經濟雪上加霜。5月9日,美國更宣佈制裁伊朗的金屬出口,打擊的力道是愈發兇猛。

而伊朗的第一反擊"宣佈進行石油走私貿易"也算虛招,因為這已是其多年來得以撐過經濟制裁的老方法,突然浮上檯面,不過意在警醒歐盟諸國出手幫忙,可惜英法德雖發了個聯合聲明,但川普顯然沒放在心上,反而加派亞伯拉罕·林肯航母戰鬥群到中東部署,並讓波頓發了聲明,表示伊朗挑釁舉措日增,美軍此舉不過是被動回應罷了。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論是部署航母或聲明本身,都是美國對伊朗赤裸裸地挑釁與羞辱,但即便如此,這也不是美國的主要目的。

川普對伊朗到底意欲何為,可從其決策團隊看出蛛絲馬跡。波頓對伊朗的態度十分典型,其不允許中東長年存在一個反美的神權政體,故一切手段意在瓦解伊斯蘭革命後的體制,並重新扶持一個親美的伊朗"民主"政權,但由歷史發展來看,該政權是否民主根本無關痛癢,只要願意親美,就算是軍事獨裁者美國也能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