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大選第一波治國經濟政策大論戰的前哨議程,竟然是出於純粹意識形態地爭辯「該不該要自經區/自貿區政策」,令人意外,也令人倍感驚艷不已。
混聲亂唱的「自經區」大論戰
當家治國祇有黨沒有國的蔡英文政府,竟祇為了黑韓、打韓,不惜全面性動員政經警特綠媒網軍,大肆貶詆「韓國瑜高雄自經區」計畫,攻擊說:一旦設置高雄自經區,勢必「會為對岸敵國張目作倀」「直讓臺灣社會立即落伍倒退二十年」,而且韓在出賣臺灣同時「會讓高雄市成為對岸敵國加工出口特區」等等。以至於,為此引發了整個社會在2020大選之前率先爆發的第一場全面性五音不全大論戰;當然也引來不同黨政社團及立場殊異的所謂學者專家的高低頻率各鳴各放雜音,紛陳「自經區」「自貿區」「自貿島」「自經島」等等不一而足。
不過,仔細推究之下,其最根本核心的基調論旨是:臺灣究竟要不要自由開放?臺灣究竟應該繼續固守在今天這般「鎖國自閉」框築的不自由不開放鐵幕國家?還是應該回歸到過去曾經自由開放、接軌融入國際社會的低度自由開放經濟國家?「局部漸進自由開放」與「全面絕對自由開放」,才真正應該是今天這種混聲亂唱大論戰的「關鍵主調(keynote)」。
首須揚棄鎖國自閉亂政
在今天論談臺灣經濟前瞻境態,當然可回返曾經走過的從前也可邁步未曾未來。設若當政者想讓臺灣即速回返四十年前曾經創造世界經濟奇蹟的那個美好年代,祇要治國意識型態自由解放,治國政略揚棄鎖國自閉,鬆綁經濟全球化即可。
設若真想讓臺灣回復到三十年前亞洲四小龍屢創經濟奇蹟的高成長高所得高升待遇的騰躍時代,則即刻起立即終止「鎖國自閉」「仇鄰敵鄰鄙鄰」治國政策,改走磊落大方地自由開放的邁開大步政略,或許還有窮追猛趕,猶未晚之可能。
設若還要繼續堅持僵固鎖國自閉四年時間,則臺灣恐將永遠淪落阿鼻經濟世界,再也難有可能翻身復起機遇了。
唯有憑藉「對外經濟市場奶水」的滋養
既往71年經濟發展現實驗證顯示,臺灣必須九成以上依存於全世界經濟社會,才可能維繫繁榮成長發展基本動能,否則必然萎頓頹退成為羸弱微小平庸社會。
也就是說,歷史殷鑑一直提醒我們:臺灣不能完全沒有,甚至也不能過度短減,「對外經濟市場奶水」的滋養,以為國家社會永續發展成長依憑,向來光是憑藉臺灣本身「閉鎖式內需市場」尋求自足自活,根本難以渡過一季三個月時間。
在這種情境條件狀況下,「對外出口貿易」以及「外人來台投資」的永續性,及其正向無接縫成長性,乃成為臺灣經濟存續所繫的「保身丹」與「續命丸」,總是缺一不可;以至於如何加大自由開放的敞口與力度,正是今天臺灣經濟社會得以保持這種永續性與成長性「不中斷」的相當基本性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