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宋朝「積弱」,那是因為國防武裝力量不足,因而常打敗戰,那是事實。但若說佔全世界80%的生產總值此一經濟規模說宋朝「積貧」,則是一明顯錯誤認知。宋朝也因為有殷實的經濟實力做後盾,重視文人的基本國策,讓官員(公務員或公立學校教師)走路有風,再加上官員都有優渥的俸祿,可說是歷朝歷代官員最幸福的年代。
明朝自朱元璋建國以降,到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身亡,立國276年。這個由貧苦農民出生所打造出的大明王朝,歷史評價中,除以發動靖難之變奪取政權的永樂大帝朱棣,因鄭和下西洋之成功與成就,及編撰永樂寶典有正面評價外,其他各代皇朝之歷史評價普遍不高。大明一代最具代表性的產物有三:其一,是錦衣衛所建構綿密酷吏、特務組織。其二,是官員俸額不足以養廉的低薪制度。其三發明了廷杖,但凡有哪位大臣讓皇帝老兒而不高興,施以廷杖之刑,大臣當庭脫褲就辱,斯文掃地。
朱元璋最痛恨貪官,打擊貪官所使用的手段亦極其嚴苛、殘酷。由錦衣衛所掌控的特務組織,無時無刻都如孫行者頭上的緊箍咒般,無所不在。只要那端坐龍椅上的皇帝老兒咒語一念,無所不在的錦衣衛如利劍出鞘,官員無不膽顫心驚,惶惶不可終日。大小官員在大明王朝為官,官俸不足以養廉,為維持官家開銷與用度,除貪汙、受賄、盤剝百姓外似乎別無二途。千里為官只為財、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訴說著士子十年寒窗的心聲與企盼。如大清官海瑞在明朝的清苦及嚴守官箴的精神,著實令人折服,但也為大明王朝的官員感到悲哀。
歷史上的宋朝與明朝,當然還有很多的不同面向,可月旦其功過與是非。但若就從筆者所訴說的範圍出發,你比較喜歡生活在國力積弱不振,經常打敗戰,偶而國家還要對北方惡鄰繳交歲幣,但民豐物阜,不用經年為戰爭所苦的宋朝。還是喜歡生活在國家武力強大,有世界級的一流船隊宣揚國威,揚名國際,但可能吏治不清,無時無刻都可能成為官員的盤剝對象的國度?作為百姓,相信多數人會選擇生活在宋朝。在那宋朝的官員享有較優渥的俸祿,所營造出的民豐物阜的時代,百姓會有更多的幸福感。當然,如果您認為生活在明代,會有更多的幸福感,這是個人感受,筆著表示尊重,但估計應是少數。
根據過往的經驗,歷史是一再的被複製的,歷朝歷代的治亂興廢,天理昭彰。縱或複製的週期不同,但走過的軌跡都差不多。如果國家財政充裕,提高公教人員的待遇,是國家之福?也人民之福?凡是有捨才有得。如果對公教人員的俸祿太過計較,致使公教人員不知珍惜自己的職務,不愛惜羽毛,劣幣驅逐良幣。舉國公教人員盡皆庸才,如何能組成一個有能的文官體系?如何能營造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作育英才,讓國家長治久安。宋,明二朝的歷史借鏡,當可為公教人員之『薪』事,做出一新的詮釋。
*作者為苗栗人,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