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性可以結婚了!中國LGBT社群卻憂喜參半:證明同婚與華人傳統不互斥,但長路漫漫

2019-05-24 17:30

? 人氣

20190524-男性同志伴侶 Alex 和 Joe 24日出席伴侶盟召開「重返中正戶政,完成同婚登記」記者會。(顏麟宇攝)

20190524-男性同志伴侶 Alex 和 Joe 24日出席伴侶盟召開「重返中正戶政,完成同婚登記」記者會。(顏麟宇攝)

我國立法院5月17日三讀通過同婚專法、24日開放同性伴侶登記結婚,在中國社群媒體引發熱烈迴響,不少中國網友將大頭貼改成彩虹旗,轉發「愛就是愛」、「#台灣同性可以結婚了」的標籤,對中國支持婚姻平權的人士來說,心情也是「五味雜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導指出,中國LGBT社群對此感到憂喜參半,台灣同婚專法證明中華文化能與性別多元相互包容,但同性結婚在中國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台灣尚未開放兩岸同性伴侶登記結婚,因此這項人權方面的大好消息,對他們來說,藏著甜中帶苦的滋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同運推動艱難 「台灣證明同婚與華人傳統不互斥」

CNN表示,中國公民對台灣的同婚專法與有榮焉。LGBT維權團體「中國彩虹媒體獎」負責人彭燕輝,17日收到消息的當下,開心的控制不住淚水:「我們知道這是台灣而非中國的婚姻平權,但我們還是很開心。對我們來說,結婚權利不只是政治論述,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也希望自己的感情受到認可。」兩岸自國共內戰後分立,現今整體政經環境也不甚相同,但共享的語言、習俗,仍讓台灣的同婚專法對中國具有獨特的重要性。中國同婚運動者認為,台灣的同婚專法證明同性婚姻與中華文化,絕非互不相容。

但中國LGBT目前面對的處境仍舊非常艱辛,中國在1997年將同性性行為去罪化,衛生部於2001年把同性戀從官方精神疾病名單移出,但當局從未考慮立法保障同性伴侶結婚的權利,LGBT族群在社會上生存不易,持續受到政府和大眾廣泛的偏見、歧視,更不用提婚姻權、小孩的領養權、以及財產的繼承權。

20190524-婚姻平權立法後,首日開放新人登記,祁家威(右)幫新人證婚。(蔡親傑攝)
20190524-婚姻平權立法後,首日開放新人登記,祁家威(右)幫新人證婚。(蔡親傑攝)

中國政府對同性戀的態度更是反覆不定,2016年竟將同性戀和亂倫、性侵犯、性暴力,一同定調為「不正常性關係」,嚴禁上述素材出現在電視、網路節目。中國撰寫同性戀言情小說,筆名「天一」的劉姓作家,2018年更被法院以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2012年習近平掌權之後,愈發重視黨在社會各層面的絕對控制,導致更嚴苛的道德教條持續出現。人權觀察組織(HRW)的中國問題研究員王松蓮(Maya Wang)指出,在政府鮮少容忍言論自由、集會遊行的中國,LGBT議題在公民社會的討論,限制顯得相對寬鬆許多。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認同LGBT,並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有人在畢業典禮披上彩虹旗,或在校園中倡議性別包容。即使如此,王松蓮強調,變化無常的中國政府,仍隨時可能發動對LGBT維權運動人士的鎮壓,「你必須非常地小心,才能在中國推行社會運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